静宜大眾传播学系线上毕展,将呈现剧情片、纪录片、杂志及摄影集、新闻专题等22件创新作品。(静宜大学提供)
静宜大眾传播学系线上毕展,将呈现剧情片、纪录片、杂志及摄影集、新闻专题等22件创新作品。(静宜大学提供)
描写云林北港「建国国中」女排球队员生活的纪录片《边线外起跳》,也传递着从球场的边线外起跳,跃出最璀璨的青春,为排球梦想而努力的感人故事!(静宜大学提供)
描写云林北港「建国国中」女排球队员生活的纪录片《边线外起跳》,也传递着从球场的边线外起跳,跃出最璀璨的青春,为排球梦想而努力的感人故事!(静宜大学提供)
由马来西亚及台湾学生合作拍摄的《峇峇娘惹》全英文纪录片,带领观眾瞭解华人与当地住民通婚生下的第六代「峇峇娘惹」族群的特殊文化地景及人文风情。(静宜大学提供)
由马来西亚及台湾学生合作拍摄的《峇峇娘惹》全英文纪录片,带领观眾瞭解华人与当地住民通婚生下的第六代「峇峇娘惹」族群的特殊文化地景及人文风情。(静宜大学提供)
电视节目《森经百战》以综艺实境的制作方式,呈现巡山员的工作内容,并透过素人的挑战与体验,传递森林保育的知识,也从不同视角欣赏台湾之美!(静宜大学提供)
电视节目《森经百战》以综艺实境的制作方式,呈现巡山员的工作内容,并透过素人的挑战与体验,传递森林保育的知识,也从不同视角欣赏台湾之美!(静宜大学提供)

静宜大学大眾传播学系第13届毕展「B-Road途中」,原规画在台北松山文创园区及静宜大学校内接力登场,受到疫情影响,6月1至3日改以线上毕展;将完整呈现3部剧情片、5部纪录片、5本杂志及摄影集、2组新闻专题,及新媒体复合式网站、绘本、论文等22件创新作品,诚挚邀请大家线上交流、共享成果!

静宜大传系第13届毕展「B-Road途中」,字母B由数字13拼凑,代表13届的学生,透过成果展淬炼,蓄积能量,正朝着未来目标迈进!大传系副教授陈勇瑞表示,今年因应疫情,採取线上成果展!学生在过程中,能从受访者的故事中学习成长,也能「看到别人、反省自己」;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及未来就业有很大帮助。勉励学生,具备媒体能力,就像拥有一把宝剑,期望毕业后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廖伟捷等5名学生建立新媒体复合式网站《壮圆打抗》,记录着12位台湾在地青年的创业故事

廖伟捷说,《壮圆打抗》的状圆,由「行行出状元」发想,代表壮大圆满;打抗则是.com的译音,也有「对打击做出反抗」的寓意,希望年轻人透过《壮圆打抗》,能起而行,贯彻打抗精神,在各行各业都能有出色表现。毕业制作需搜集很多资料,并将资料视觉化及建立网站等,都要摸索,这跟创业非常像。

纪录片《遥遥》描述原住民歌手丽小花追逐歌唱梦想的歷程!学生周宗赋说,丽小花每两周要从屏东满洲到台北参赛,路途遥远,虽然过程遭受挫折,但她未放弃梦想。希望藉由纪录片带给观眾省思,也感受追梦需要的坚持及勇气。

描写云林北港「建国国中」女排球队员生活的纪录片《边线外起跳》,也传递着从球场的边线外起跳,跃出最璀璨的青春,为排球梦想而努力的感人故事。

学生佑瑾说,拍摄过程长达半年,为了完成好作品,每天与队员清晨5点半起床、生活及练球,非常自律与辛苦;也感受到球员所面临的升学或继续担任运动选手等人生课题,希望带给观眾更多感动与正面力量。

4位马来西亚及1位台湾学生合作拍摄的《峇峇娘惹》全英文纪录片,带领观眾深入马来西亚,瞭解华人与当地住民通婚生下的第六代「峇

峇娘惹」族群的特殊文化地景及人文风情,也期望唤起年轻的峇峇娘惹重视自己珍贵的文化。刘季伦、蔡宜缣等6位学生拍摄的剧情片《回程尽头》是一部公路电影,透过原本是陌生人的阿正与阿泰,在替集团运货的旅途中,遭遇的奇特故事,以黑色幽默诠释人生的议题。

《浪迹之岸》剧情片描述着待业中的主角,与父亲的传统观念产生了衝突与矛盾的亲情故事。《庙会ㄟ囝仔》让观眾瞭解台湾的舞龙舞狮不仅是传统技艺,更是竞技运动;《四局夏伴》记录着身障儿童透过棒球训练,进行復健,也成为亲子间最佳的互动,还有《绿意重生》、《劳与牢》及《良民》等精彩影片。

来自冲绳的花城爱佳以杂志《琉球之宝》带领大家感受冲绳新魅力;杂志《一抹蓝》记录蓝染领域工作者的故事,也希望能推广蓝染,延续及记录蓝染的「生命」。

电视节目《森经百战》以综艺实境的制作方式,呈现巡山员的工作内容,并透过素人的挑战与体验,传递森林保育的知识,也从不同视角欣赏台湾之美。

#学生 #毕展 #静宜大学 #线上 #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