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疫情持续延烧,确诊新增病例仍不见缓解的趋势,疫苗的採购无疑受到各界瞩目,目前国际间疫苗的採购十分激烈,欧盟、加拿大等发达经济体对疫苗的採购买单至2023年,在未来两年内掌握数亿剂的疫苗,然而较弱经济体仍处于疫苗严重不足且确诊数量攀升的危机中。
台湾疫情自5月中旬疫情蔓延至今,陆续有疫苗抵达,但就数量而言仍然不够打,因此疫苗的採购不禁引来各界质疑,然而事实上,全球目前陷入新冠疫苗的採购竞逐中,许多富国皆已签订协议,到2023年的未来2年中,将获得数亿剂的新冠疫苗;而另一方面,弱小经济体的疫苗接种要落后许多,仍处于疫苗严重不足且确诊数量直直攀升的危机中。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全球健康创新中心(Global Health Innovation Center)数据显示,含欧盟在内等20几个国家迄今已购买约60亿剂的疫苗,相较之下,全球其他地区总共也就取得逾30亿剂疫苗。
辉瑞公司(Pfizer)和 BioNTech近期和欧盟签订协议,直至2023年的未来2年内,将向欧盟供应多达18亿剂的疫苗;此外,也和加拿大达成协议,供应1.25亿剂的疫苗。
另外,莫德纳(Moderna)和澳洲、瑞士及以色列签订协议,向该国供应疫苗直到明年,其中瑞士有权于2023年获得疫苗追加购买。
然而其他较弱的经济体并无相对的财力取得疫苗,导致在疫苗接种方面相对落后。
随着后疫情时代,多款疫苗陆续面世,辉瑞和莫德纳两款副作用、有效保护力较高的知名疫苗无疑热销全球。美国顾问公司伯恩斯坦研究(Bernstein Research)数据预估,明年辉瑞新冠疫苗营收将达到700亿美元,莫德纳的营收上看逾270亿美元。
药物供应链专家Prashant Yadav对此发出警讯,随着富裕国家在未来获得越多的疫苗,其他较弱小的经济体也将意识到过度依赖富裕国家的疫苗分配,而产生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分歧,穷国也将和一直致力提供疫苗的大陆和俄罗斯签署协议来获取疫苗;另外,也有公卫专家示警,除非穷国的疫苗接种普及率提高,否则富裕国家也无法完全重启封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