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会从全国374个青年团队中,核定30处「青年培力工作站」,通过率只有8%,每案最高可补助300万元;南投县是唯一通过3处的县市,而且都是暨南大学培育的青年领袖,包括就读新兴产业博士班陈巨凯、公共行政博士班王嘉勋、及毕业于东南亚学系人类学硕士班的吴宗泽。

暨大校长武东星指出,由于教育部大学社会责任USR推动中心也设于该校,让暨大成为台湾推动地方创生与在地人才培育的重镇。

在埔里经营「顺骑自然」单车租赁的陈巨凯,与暨大通识中心R立方学堂合作,在埔里推出认识文化与歷史的单车小旅行,进而发现环境脏乱与友善路权问题,因此连续举办埔里无车日、环境日、生态城镇园游会、森林逐灯祭、嘉年华会、木生昆虫博物馆百周年等,累积镇民的认同感。陈巨凯以近10年的经验,提出埔里镇的5个议题,分别为青年返乡的自生能力与商业模式、空间与土地活化受限、不切实际的人口想像、地域品牌振兴与世代观念差异等。

谷笠合作社吴宗泽,提出「营造农村放伴圈」,希望培养以农村为主体的青年行动者,在各农村蹲点生活,同时引入交换的放伴(早期农忙时互相帮忙)机制,强化原有互助的社群支持系统,藉此打造移居的社会条件,吸引更多愿意到农村的行动者,同时传承农村文化。

仁爱乡东岸部落产业促进发展协会、赛德克族的王嘉勋,921后在原乡蹲点超过20年,透过特用作物苦茶、茶叶、咖啡的栽种,建立返乡创业支持体系,建构在地青农组织循环合作经济「沟通+共识+共同合作」机制。媒合外界专业师资,辅导返乡及留乡青年学习友善农耕技术,重新凝聚农村协力、互助发展意识,并融合地方产业特色文化,创意行销型塑产业亮点,开发创新商业模式,协助青农降低产销成本,从而创造青农脱贫契机,增加返乡意愿。

台大社会系教授陈东升指出,青年工作站是一个接纳无论是U turn或是I turn支持与陪伴的平台,大学则扮演最有力的支持者,建立资源、研发、与创新的联繫纽带,期待这些青年工作站,能够成为暨大学生的实习据点,培育下一代的青年领袖,让地方更具有韧性,成为落地深耕、开枝茁壮、永续发展的新典范。

#农村 #蹲点 #青年 #暨南大学 #国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