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今(6)日公布国内新增335例本土COVID-19确定病例,另有校正回归本土个案8例,总计343例。确诊个案中新增36例死亡,且到院前死亡就有6人,国内至今累积248例死亡,这波本土疫情死亡率达到2.4%,已经高于全球平均2.16%。指挥中心专家小组召集人张上淳回应,「我们也注意到跟全球比,好像超过全球状况」。
指挥中心表示,今日新增36例死亡个案,共计为男性22位、女性14位,年龄介于50多岁至90多岁,发病日介于5月7日至6月1日,确诊日介于5月13日至6月5日,死亡日介于5月28日至6月3日,其中有6人到院前死亡,至少一名个案是在院内感染被其他确诊者感染而导致死亡,死后才确诊的人数高达13人。
国内这波本土疫情自5月11日以来,已经累积10005人确诊,248人死亡,死亡率达2.4%,而目前全球平均致死率为2.16%,台湾本土疫情的死亡率已经超过全球平均。
指挥中心专家小组召集人张上淳坦言,和全球整体来比,台湾现在确实已经超过全球整体。
他表示,影响死亡率有几个重要因素,病人有没有潜伏慢性疾病等背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说国内死亡率很低,主要因为感染族群是年轻的一群,如今反过来都是以中高长者为主的确诊者,比例高,其次是因为他们很多都有慢性疾病,是死亡率偏高的主要因素。
张上淳说,全球整体因素来看,各种因素都是混在一起,因此科学上无法这样简单比较,而疫情高峰过后,7天到2周都是死亡会比较高峰的阶段,是要密切观察部分。
此外,张上淳说,若突然大量重症病患出现,对我们医疗乘载造成相当大的压力,所以这部分常常会听到说,重症高风,医疗能力在一班的照顾上是够用,可是现在照顾一个重症病人需要好几个医护人员进去,造成量能压力,多少扮演了一个因素。
他指出,这波高峰期的死亡状况,有多重因素造成,但如何和其他国家比较,还是要有相同的基础来做比较。
指挥官陈时中表示,我们要对高龄者疫苗接种需要先施打到一个量,但还是要先等最前线打完后,就给高龄者来打,并大量储备瑞德希韦在重症时可以得到好的医疗,并请专家多开研讨会交换心得,有好的照顾。希望让死亡数目往下降。
媒体问到,今日宣布的死亡个案很多是其他原因住院,当中有多少是因为院内感染而死亡?国内检验量能现在有余裕提升,是否计划广筛?
陈时中表示,现在就是鼓励各地方政府设立筛检站,也有相关补助办法来支持,希望能筛更多,也希望更针对性地针对热区设立筛检站,及早把相关可能病人找出来。
另外,庄人祥也回应,今日宣布的死亡个案中有一例研判是隔壁床确诊病例传染而死,其他死亡个案原因尚待厘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