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发生的广东珠海兴业快线(南段)石景山隧道新建工程坍方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超过60小时,持续进行,距涌水落盘事故点还有600多公尺待开挖,受困14名工作人员,依旧音讯全无。

珠海市政府针对透水事故进行第三次通报。截至17日9时,救援作业面已向隧道内推进491.97米,距离人员受困点还有668.03米,隧道内整体水位已下降了约8米。但经过60个小时持续救援,目前仍然无法联繫到被困人员。

珠海市副市长张宜生表示,两日来,国家联合工作组和省市领导坐镇现场指挥,重点就隧道积水抽排、水库渗漏点止水和回填、临时存渣场清运、水文地质灾害管控、气象监测、应急通讯保障等进行逐一研究部署。

张宜生说,针对救援工作中遇到的复杂情况,从16日下午至17日中午,採取了系列针对性措施,隧道内通风条件得到改善,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时间大幅减少,救援工作的连续性和效率得到提高,隧道内抽排、泥浆处置、综合监测等工作持续推进。

针对洞体山体裂隙与当地吉大水库连通、水库储水持续补给问题,目前投入了20台套设备、110多名作业人员,并以「龙吸水」接力串连排水。16日下午15时已完成拱顶回填,共计填土约1万1000立法立方米。

截至7月17日上午9时,已进场水泥90吨、水玻璃20吨,投入钻注一体机12台,已完成50立方米注浆。

张宜生说:「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继续全力以赴开展救援工作。」下一步将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从5个方面继续强工作:

一是加紧抽排水,根据实际情况对隧道顶板进行分段监测和加固处理,防止坍方。二是进一步加强隧道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确保洞内气体指标满足施工安全要求。三是进一步做好技术准备,结合坍体随水流进入洞内的实际,细化洞内清淤工作,探索採取蛙人下水等手段千方百计搜救被困人员。四是做好卫生防疫和风险防控,加强水体监测、卫生消杀等工作。五是做好受困人员家属安抚工作。

报导称,7月15日凌晨3点许发生的广东珠海透水事故现场隧道,一侧是山,一侧为居民区,事发地附近是吉大水库,应急管理部门开展被困人员搜救、抽排水、堵管涌等救援工作。广东省政府于16日成立了珠海市石景山隧道「7·15」透水事故调查组,明确事故调查职责、任务和有关要求,将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

#救援工作 #人员 #透水 #隧道 #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