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国际财务顾问公司执行董事翁丽俐分析,自2020年以来,全球面临疫情变化莫测的不确定性,即使如此,生医产业的併购活动并未像其他产业般受到影响,而仍活络的进行;同时,市场资金更加认同生医产业之必要且关键的地位,进而加强对生医产业的布局。除了2020上半年的併购交易量受到当时疫情之混乱不安而略为降低外,2020年下半年之併购案件数及金额皆已双双回升,充份显示业者对于透过併购加速取得优质资产的迫切性。

近年台湾生医产业併购交易以生技制药业居多,2021年上半年生技制药业交易量明显大于前两年,前四个月的案件数更已和2019及2020年整年度的案件量接近。未来,市场将更快速的成长但也更加的竞争,越来越多台湾企业跳脱过往各自埋首发展、独占一方的思维,愿意藉由更开放的态度、更多元的策略来「打群架」,透过彼此结盟合作加速转型升级。

翁丽俐建议,台湾生医产业要成长茁壮,应利用现有利基及竞争优势,透过投资併购做为加速器。生医业者若能「群策群力」结合资源,将有助实现「驰骋国际」之愿景。而大健康产业等新兴领域的兴起,也将开创更多元的高附加价值。台湾生医产业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中展现了高强度的韧性,相信未来的发展必定指日可待。

2020年前十大交易中有多起併购之交易标的为生物制剂厂商,而于远距医疗、分子检测及基因治疗相关领域亦有具规模之代表性併购案例。

其中,科技业者近年积极跨足生医领域,整合ICT及生医技术:科技业者透过跨域合作、投资併购、设立自有品牌等方式,积极投入生医领域并加速自身转型。科技业者拥有半导体、AI、IoT、大数据技术等强项,以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经验,其若能与生医业者相互结盟,资诚认为将是台湾未来发展智慧医疗产业的重要利基。

其次为技术潜力生技制药代工、掌握关键原料药及积极进军国际市场,因《生技新药条例》修正案将生技CDMO(委托研发及生产代工) 纳入租税优惠适用范围,有望推升量能及投资力道,藉此打造国内供应链、并掌握关键原料药。而新冠疫情造成原料药生产链断货危机亦进一步突显原料药的重要性,生技制药为高度管制的产业,进入各国市场及打入国际供应链实属不易,资诚认为,国际化将会是业者建立规模及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试炼。

此外,消费者追求健康之意识持续提高,业者关注焦点扩及整个大健康版图,并由台湾延伸至全球:原以消费性产品为主的业者透过对外投资併购进入医疗通路体系,并将业务延伸至大健康范畴。由台湾近期併购统计亦可看到,此类业者藉由跨国併购或整合国际资金以积极布局大健康领域。

另再生医疗领域兴起,台厂透过併购投资、跨国合资、策略联盟切入此领域。再生医疗被纳入《生技新药条例》修正案租税优惠适用范围,其相关特管办法亦进一步开放「异体细胞治疗」。在政府法令松绑以及租税优惠双重激励下,细胞治疗领域热络发展,各业者积极布局,以求在细胞治疗领域抢占一席之地,而运用併购投资快速成长亦为成功关键因素之一。

而互利共赢台日併购也能加强企业竞争力。资诚指出,台湾企业透过结盟日本企业,或引进日本策略性投资人及私募基金,可以整合彼此优势及经验,强化市场布局及产生业务综效,加速企业成长及转型升级。

资诚表示,生医业者结盟财务型投资人进行併购投资,生医业者拥有丰富的产业经验、技术、产业资源;而财务型投资人拥有充沛的资金及投资经验,两者结盟可望创造双赢局面:财务型投资人享有投资获利、生医业者分散股东风险,并可有效快速透过併购壮大规模。

#全球 #相互 #联合 #併购 #资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