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不仅邀请到以色列卫生部国际关系司长Asher Yeshaihu Salmon分享防疫经验,以及多家跨国药厂分享在防疫和数位科技的开发经验,包括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 AZ)、罗氏诊断(Roche Diagnostics)、必治妥施贵宝(Bristol Myers Squibb)、娇生(Johnson&Johnson)、诺华(Novartis)等跨国公司,也邀请到台湾产官学界代表,分享我国在新冠肺炎(COVID-19)新药开发、政府与民间合作精准健康成果、AI促成智慧医疗的机会与挑战等。
在「疫苗接种后疫情控制」专题中,中研院翁启惠院士与马彻研究员,特别介绍其团队最新研究—如何掌握醣化机制,克服病毒突变,发展广效疫苗对抗变种病毒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在之后的座谈会中,与会专家也表示疫情及公卫需求随时变化,因此除了平时储备防疫物资外,深耕检验、治疗、和疫苗的创新平台技术有其必要性,以利平日练兵,战时克敌制胜。
由台杉投资共同主办的「解开亚洲研究的隐藏价值」专题,前默克大药厂资深副总裁,现任ContraFect总裁Roger J. Pomerantz表示,40年前他经歷美国波士顿生医聚落从无到有的歷程,相信亚洲现在也做得到,但需要建立良好的智财保护机制、紧密的资源网络、和能够接受冒险和尝试的开放环境,才能让亚洲许多潜在的技术瑰宝发光发热。TRPMA张鸿仁理事长也认为,健保资讯与ICT的结合将有机会成为台湾特点,在国际上取得先机。
由工研院共同主办的「AI实现智慧健康」专题中,可以发现国际大药厂均已展开数位转型,如诺华、阿斯特捷利康、娇生旗下杨森制药均不约而同投入大量资源,利用人工智慧与大数据来翻转市场生态及开发流程。例如诺华运用基因资讯与真实世界数据,要打造主动出击、预防疾病的全新医疗系统;而阿斯特捷利康更在应用ICT改造企业内外药物开发的生态系。杨森则以肺癌治疗的具体案例,说明在检测到治疗的流程中,如何运用数据资料革命性地改变传统制药研发过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