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冠疫情持续降温,至今每日确诊新增不过2位数,但亚洲其他多地疫情仍相当严峻,经济学人智库(EIU)报告指出,台湾、越南、新加坡、香港等亚洲主要经济体,若过度追求「清零」政策,跨境人流迟迟不能恢復,恐将削弱经济上的活动。

经济学人智库报告指出,澳洲、纽西兰、中国、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和越南等亚洲多地主要经济体,应对疫情的策略旨在「清零政策」,而这些地区在疫情爆发以来,防疫成绩一直十分亮眼,也让它们所受到的经济影响远低于其他地区。

但随着欧美多地开始大规模施打疫苗,接种普及率快速上升,边境限制和封锁也逐步解除,人们报復性的需求随之而来,带动经济復甦力道强劲,而反观亚洲多地疫情愈趋严峻,坚持清零政策反成了打击经济活动的隐忧。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同其他经济体相比之下,由于台湾和大陆对资金和人口跨境流动的仰赖较低,因此在清零政策上相对居较有利的境地。

另一方面,十分仰赖留学生或游客的澳洲和纽西兰等国,在坚持边境管制情况下,恐将拖累其经济復甦的进程,故而落于他国之后,此外,香港、新加坡和澳门等地对商业和旅游业的高度依赖,致使它们对政策的调整承压;综合上述所言之因素,都存有对其商业地位造成影响的风险,恐将使企业转而投资其他地区。

该报告预估,亚洲地区对疫情「清零政策」的严格边境限制,可能将长达1整年,一直到2022年初,疫苗普及率明显提升的情况下,才会有所调整;至今以「清零」政策为主的地区,仍相较欧美目前的政策相对要保守许多,而新的策略的目标则如日本、韩国「低确诊」的政策为主,

#清零 #亚洲 #多地 #地区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