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疫情警戒调降二级首日,各大艺文场馆及户外演出限度开放,然产业却未必能立即随大门敞开而復甦。九天民俗技艺团副团长李光正今日表示,艺文产业非餐饮业,人流进来就可以做生意,近日政院又研议新的振兴办法,媒体也报导振兴措施会比去年更好,「去年是疫情守得好,但大家今年就敢出门了吗?」吁政府在纾困之后,应要尽速推出好的振兴配套措施。

民进党「正国会」绿委陈亭妃、吴琪铭、陈秀宝、陈欧珀、黄秀芳及蔡适应,今日于线上召开记者会,邀请艺文界不同产业代表,探讨如何振兴艺文产业。陈亭妃表示,虽现已降级至二级,但艺文工作者属于最晚被解封的一群,相关准备如纾困如何延长、产业如何因应趋势转型等议题,都仍需继续讨论。

李光正指出,日前行政院推出各类型纾困方案,然当时未有振兴配套措施,其实「心里满挫的」。台湾音乐文化国际交流协会理事长曾长青也表示,振兴看的是未来,不见得要等疫情到某一阶段才开始规划,而是可以提前部署,政府可针对提出前瞻性项目如人才培育等计画的业者予以鼓励,应脱离补助思维,以投融资概念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才是对产业最好的帮助。

文化部目前除推出艺文纾困4.0外,也另与文策院推出贷款专案,协助艺文工作者度过生计难关。然不论是纾困或是贷款专案,都陆续有个案卡关情形。如翔妃艺术团执行长冯百翰表示,团队今年拿出的申请证明文件较去年齐全且繁杂,但却屡遭退件,第一线承办人员说团队可以申请,但专业审委又不同意资格,「相比去年,今年审查看不懂标准,我们与部会一来一往,延宕下来也无法申请其他补助。」

陈秀宝表示,据文策院提供资料,自贷款专案开放申请至7月20号期间,演艺团体总谘询案数共175笔,进案量是47笔,希望申贷金额达1亿3千多万,但真正受银行徵信仅21件,资料查核与尚需补件是24件,不符合是1件,自行撤案的有1件,综观下来总进案量不到总谘询3成。许多团体为中长期营运才希望申贷,希望文化部与文策院要根据申请状况,持续滚动式检讨申贷办理。

蔡适应表示,今年艺文纾困4.0编列45亿左右,金额没很多,申请过程也有很多困难,主张纾困不应缩水,振兴也要让艺文产业有希望,除兼职艺文工作者的补助方案要重新拟定与加强外,纾困申请时间应要更长,研拟中的振兴券,也应纳入艺文团体。陈亭妃表示,将综合艺文团体及立委反映意见,送请文化部协议处理。

#振兴 #申请 #艺文工作 #纾困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