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于下月17至20日在北京开会,议程包括审议增加香港和澳门《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草案之议案。港媒引述消息透露,会议极大机会把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已通过在大陆实施的《反外国制裁法》纳入附件三,在港澳实施。
《反外国制裁法》条文列明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执行或者协助执行外国国家对中国公民、组织採取的歧视限制措施,受侵害公民及组织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星岛日报报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商议把《反外国制裁法》纳入香港及澳门《基本法》附件三。为反击美国自去年接连宣布制裁中港高官,人大常委会在今年6月10日通过《反外国制裁法》共16项条文,其中列明「外国国家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各种藉口或者依据其本国法律对我国进行遏制、打压,对我国公民、组织採取歧视性限制措施,干涉我国内政的,我国有权採取相应反制措施」,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决定将直接间接参与制定、决定、实施歧视性限制措施的个人、组织列入反制清单。
反制措施包括不签发签证、不准入境、注销签证或者驱逐出境;查封、扣押、冻结在中国的动产、不动产和其他各类财产;及禁止或者限制在中国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分析,如把《反外国制裁法》纳入附件三,可让北京在有需要时可以依照法律有系统、多手段地和强力反制外国对港制裁,及指令香港配合中央战略对外国进行反制。他相信,届时外国对香港制裁时会有多重顾虑,对香港有一定保护作用,也减少外国通过制裁香港来打击中国的诱因。
他并指出,由于大陆中央享有制裁外国的决定权,特区政府主要是执行者的角色,毋须在本地立法,因为此法比较原则性,而每次反制行动都有不同内容,且由中央决定如何做,会因应不同国家、不同情况,才作出不同反制措施。
刘兆佳解释,立《反外国制裁法》也期望在港的外国机构包括金融机构,尽力向自己国家游说不要随便去制裁香港,可避免受两边压力。
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表示,外交关系非香港自治决定,要跟从中央政策,看看有何法律条文需跟进配合,至于是否需在本地立法,视乎有关条文,现阶段难说。对于反制裁外国机构及人士,对外资来港投资会否有影响,他相信会有一些忧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