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击各行各业,在疫情警戒降级之际,工研院28日公布「疫情升温对产业影响调查」结果,发现有7成制造业及服务业营运有受疫情影响,但情况尚可控制,工研院产科国际所所长苏孟宗解读调查结果后,提出相关建言供政府和企业参考

苏孟宗指出,厂商宜善用此次防疫经验,加速强化异地分流、在家工作与云端服务机制,保持营运效能,建置更具弹性的零组件库存机制,以控管缺料衝击产生的风险。

苏孟宗认为,目前疫情已受到控制,政府现阶段应保持与产业高度互动,将疫情发展、最新管制措施、产业因应作为,尽可能透明化,盘点受创情形,并提供融资援助,建构线上劳动力供需媒合平台,以利应援人力产业。

同时,建议政府可思考规画「标靶式振兴工具」,透过补贴、线上云端工具与顾问访视团,针对不同产业的需求,给予针对性协助,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做为经济振兴产业的手段。

工研院产科国际所6月7日持续对IEK产业情报网会员进行线上调查,7月12日回收825份有效问卷,分析发现制造业有22.6%厂商指疫情刺激需求订单增加,21.6%厂商认现阶段疫情对公司没有造成影响,另有40%厂商认为异地分流致产能调配不易,22.9%厂商指产品物流配送有受阻现象。

服务业方面,有39.3%业者订单明显减少,38.6%受疫情影响小,8.8%业者因防疫紧急需求订单大幅增加,但有4.3%商家受疫情影响停业。

调查发现有近8成制造业厂商,希望政府能协助疫苗接种,并以出口型的产业需求最迫切,高达94.4%,服务业也有80.7%认为是当务之急。还有2成服务业者希望政府线上媒合人力,以解决部分产业人力不足问题。

#产业 #厂商 #服务业 #工研院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