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里约奥运,中国代表团跳水「梦幻队伍」斩获7面金牌,距离包揽全部金牌,只差最后一面──男子双人3米跳板。当时决赛,秦凯/曹缘仅以443.70分获得铜牌,30岁秦凯泪洒赛场,隐憾退役。如今,一对新组合谢思埸/王宗源28日来到东京奥运3米板前──以467.82分稳健拿下金牌,美国队拿下银牌,德国队获得铜牌。
澎湃新闻报导,对于19岁王宗源来说,这一天可能只是他职业生涯新的一站,但对于25岁谢思埸而言,这一天已等了整整5年。 「跳水虐我千百遍,我还待它如初恋」。
备战奥运期间,当其他跳水运动员在晚上7点结束训练时,谢思埸却没有离开。经歷过两次脚踝骨折的他,每天都需要单独进行两个小时的脚踝治疗。
久病成医,医务室里各种型号的绷带与胶布已经被谢思埸研究得很通透了。每场训练赛前,他都会缠上厚厚绷带,然后再不断启动脚踝。
「跳水虐我千百遍,我还待它如初恋。」谢思埸说出这句话时,忍不住噗嗤地笑出了声。这是他对跳水的表白,也是对脚踝的无奈。
如果一切顺利,他本可以闪耀里约的赛场,但受伤的脚踝,成了谢思埸的阿基里斯腱,将他原本的奥运首秀推迟了5年。
2014年初,谢思埸因脚腕骨折接受手术,脚上多了两根钢钉和一根铆钉,当时医生嘱咐他不能再练跳水了。
「这样的结果一度让我彷徨失措,陷入低迷,但是我感受到自己内心对于跳水的热爱依旧炽热、对于实现梦想的渴望依旧强烈。「谢思埸这样回忆当时的状态。
术后半年多,他回到了熟悉的跳水馆,并因为伤病从跳臺转项到了跳板。但伤病并没有阻挡谢思埸前进的道路──2015年世锦赛,年仅19岁的谢思埸以485.50的歷史最高分在男子1米板项目上惊艳夺冠。
造化弄人的是,当他积极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脚伤再次復发。谢思埸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手术,从而错失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他这样形容自己的脚踝:「它就是长在你身上的一部分,然后你又有还没完成的使命,所以你必须带着它一起去坚持下去,把这个疼痛一起吞到自己肚子里,并把它消化掉。」
对抗伤病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17年谢思埸才重新站在世界赛场上,并开启了一系列的冠军模式──2年多的时间里,他获得了五个世界冠军头衔。
正当谢思埸踌躇满志时,命运又跟他开起了玩笑──2019年底,腰部新伤和左脚的老伤一齐向他袭来,再加上东京奥运宣布延期,谢思埸的眼前充满了混沌与迷茫。
「就是你在水上,会突然有一个意识问自己干嘛要这样?干嘛要每天坚持下去?但是,你看到头顶上的那个国旗,你很自然的会义无反顾地接着跳下一个动作。」 奥运延期,新的组合
如果东京奥运没有延期,站在谢思埸身旁的或许还会是老将曹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