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院今天发行「90周年特刊」,院长陈菊表示,人权会这一年来有各种讨论,当时法律制定不够周延,未来必须朝游说立院、争取不同党团的支持,但在现有法律机制下,也要努力获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强调监院要作为弱势人民的靠山、国家的守门员,让台湾朝着自由民主人权保障的方向更加迈进。

为记录监院90年载的歷史,监院从去年底开始,在秘书长朱富美的带领下编撰特刊,访问前监察院长、前监委等,期盼扮演承先启后的角色,原本在5月要对外公布,但因疫情延至今天亮相。

监察院长陈菊致词表示,监察院一直以来给人感觉庭院深深、深宫大院,民眾对监院的功能执掌也有不了解的地方,说不定还有很多误解与想像,今后除了延续监察传统功能,也要顺应时代潮流的趋势变迁,未来一定要更加透明、清明,让大家看见监院随着时代与时俱进。

国家人权委员会即将成立满一周年,陈菊坦言,一路上不断有各种讨论,由于当时法律制定不够周延,确实有委员不满意,未来必须朝着能否游说立院,争取不同党团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希望在现有法律机制,获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有了广大社会支持,有助于未来修法上得到各政党的支持。

陈菊指出,此外,未来也希望有系统性访查研究、防制酷刑、受害人救济协助机制等各项制度的建立,强化人权保障与加强人权促进的能量,立基于国际公约,评估政府实行人权政策,善尽人权会作为平台的功能,这部分都是未来人权会与社会、行政部门能扮演的重要角色。

陈菊提到,未来也必须整合公私部门的资源,拓展国际交流的网路,多方向来对人权推广教育的增进,「人权不是个人或团体的专利,而是要让更多人关心意识到人权的重要性,更多人参与与关心,人权就愈有保障」。

陈菊强调,促进、保障、倡导人权是工作核心,也会针对我国对人权议题的经验,进行国际交流,希望研讨外籍移工、身障者等人权,建立人权保障机制,和国际接轨,她预告,已争取经费,人权会网站将在年底全面改版上线,达到无障碍标准的最高等级,确保所有人都享有平等资讯近用权。

#人权 #陈菊 #未来 #人权会 #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