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陈朝平专栏】美国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7月28日口头表决通过一项法案,要求美国国务卿协助台湾重获世界卫生组织(WHO)观察员身分。
彷佛是套好招似的,隔了一天,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出席首届「台美日国会议员战略论坛」致词时也做了类似的表示,并加码演出说他也支持台湾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等。
日本的对中对台政策,基本上是跟着美国老大哥亦步亦趋,安倍晋三的超级友台建议,最大可能不过是美国藉他的嘴巴,放放风,安安台湾的心,能否形成具体的政策,还是得看美国的脸色。因此,可以略过不论。
仔细品味一下美国参议院外委会通过这项法案的说明,不难发现,用字遣词和提案原由,还真类似台湾对美游说的一贯逻辑和用语。
陈述台湾无法参加WHA歷史原因的这段文字是这么写的:「⋯台湾自1997年起争取加入WHO,2009年在美国与理念相近国家支持下,加上两岸关系改善,获邀以观察员身分参与WHA;蔡英文总统上任后,中方开始抵制台湾参与国际活动,2016年的WHA邀请函上被加注「台湾的参与是基于一中原则」,隔年起迄今均未曾获邀。」
这段陈述,倒是没有偏误。正如法案说明里说明的,2009年台湾得以参与WHA的条件因素分别是:一、美国与理念相近国家支持,二、两岸关系改善,三、一中原则。2016年以后,三个条件因素去其二,中方抵制台湾以观察员参与WHA,就毫不意外了!
这段陈述言外之意似乎在说,台湾要以观察员身分参与WHA,只须找回消失的两个条件因素即可,根本无须劳驾参院外委会提案。找回消失的两个条件因素,操之在台湾,而非操在我美国。
只要蔡英文愿意回到两岸原有的谅解,两岸关系改善了,三条件中具备了两条件,剩下的就看美国和理念相近的国家,自然会支持!
否则,台湾游说美国参院通过再多的法案,也无济于事。这段文字似乎预先给美国国务卿未必能协助台湾重获WHA观察员身分,照了个托辞。
法案中另一段文字,也值得玩味。文字是这么写的:国家地位并非参与WHA的必要条件,去年五月WHA线上大会,也有很多观察员不是WHO会员及非政府组织;病毒无国界,将台湾排除在全球卫生合作外,只会增加全球传染病所带来的危险。
这段话有几点矛盾。
第一,「将台湾排除在全球卫生合作外,只会增加全球传染病所带来的危险」?截至目前为止,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里最多、死亡人数最多的10个国家,通通是WHO的会员国。
病毒诚然无国界,但是,「增加全球传染病所带来危险的」恰恰是病毒最多。也就是确诊数最高的那些国家。当然,也包括了美国在内。
第二,WHO最最关心的是疫苗分配不均和COVAX平台迟迟不能发挥积极作用。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疫苗大国和大厂垄断资源,与台湾参与WHA与否无关。
进一步问,台湾若是加入WHO,或是以观察员身分参与WHA,对疫苗生产分配和提高COVAX效率,就能有所助益吗?
台湾数位网军嚣张出征、反中抗中民粹主义衍生,既没有能力自制新冠疫苗,又不愿遵守国际疫苗认证的规范,对遏阻全球传染病和疫情蔓延,又能有甚么贡献呢?
第三,法案文字说道,「国家地位并非参与WHA的必要条件」,既然如此,美国为什么不在WHO正式提议,让台湾以特殊身分和名称参与WHA呢?
去年,川普政府与蔡政府关系如胶似漆,美国政府并未提案支持台湾,如今美国政府换届,台美两国关系似乎更上层楼,美国何不直接在WHO提案?何必绕弯子,让参院外交委员会提个语焉不详的法案呢?
其实,即使参院外委会搞不清状况,国务院里的职业外交人员何尝不清楚?台湾能否重新以观察员身分参加WHA,症结根本就不在是不是以国家地位参与。
上世纪80年代以还,台湾能参与的国际组织,不是使用奥会模式「中华台北」的名称,就是以「台澎金马经济体」的身分参与,都是「类国家又不似国家」的地位。
美国真要鼓动获推动台湾以国家地位和名义参与任何国际组织,那么,美国就必须冒着全面颠覆现有国际秩序的风险,而这样的风险代价,又岂是美国政府甘愿付出的?
稍稍了解美国三权分立和游说制度的人都明白,作为长期的世界霸主,参院外交委员会要操心的外交问题和国际纠纷,多如繁星;台湾参与国际组织问题的重要性,应该不在参院外委会的优先事项清单里。因此,类似要求国务卿挺台湾参与WHA的法案,99.9%都是台湾游说的结果。
然而,检视这些年来美国国会许多友台提案,不难发现,台湾游说团的说词已经用老了,丝毫不能产生扭转美国对中和对台政策的实质转变,最大的效果,就是外销转内销,占领台湾媒体版面24小时罢了!
对国会的游说,老调重弹,至少还中规中矩。至于动员美国智库的游说工作,则已经到了胡闹的地步了!
像是前两天,曾经危言耸听多次的台湾女婿易思安,便配合着无脑的外媒,指称解放军攻台非动员200万军力登陆,不足以致胜。
类似的荒唐游说说法,一而再,再而三地促发,浪费公帑还在其次,最糟糕的是看在对岸的眼里,这样的台湾,哪里像是一个有骨气、有智识的竞争对手?哪里有对抗祖国和平统一的本钱呢?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照片来源:作者脸书。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