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黄珊珊专栏】转眼就到七月底了,这几天台北市的确诊案例的确少很多,但还是有零星个案感染源不明,警戒降为二级以后,其实我是很紧张的,因为从全世界的经验来看,解封的结果就是确诊数大增,政府又不得不宣布禁令,一年多以来都是如此,所以台北市採取的是「稳健务实、机动调整」策略。

车流及人流监控

解封后路上人车明显增多,人与人的接触也越发密切,但是戴口罩与勤洗手还是不二法门,适当的防护绝对是每个人每一天最重要的事,所以我们会採取监控各重要路段与景点的人流,还是希望大家尽量避免群聚。

监控确诊个案及扩大匡列採检

现在的确诊个案大多是家户感染或朋友接触感染,偶而会有些不明感染源的个案,我和卫生局及联合医院的同仁组成精准疫调中心每天讨论个案处置方式,一个多月来很有成效,健康服务中心对于确诊个案除进行疫调与匡列,并提前让居家隔离的接触者先採检,提早发现提早因应,对于可能的风险者,都安排到七大院区做免费的PCR筛检,所以很多案例都是在七大院区筛检站发现的,这也是台北市疫情可以快速下降的重要因素。

科技疫调辅助

每一个个案都会调阅电信足迹、简讯实联制及台北通、通联记录、甚至监视器影像,逐一过滤确诊着足迹是否确实,有时确诊者会忘记自己几天前的行踪,甚至会记错时间,导致疫调产生错误,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比对过电信足迹及相关纪录,确实无误才会正式公布足迹。

我们也用这套系统做出台北市的风险地图仪表板,可以清楚的知道哪里有比较高的风险。但是要再说一次,公布足迹是为何提醒公眾注意自身安全,绝对不是公布他人隐私。

防疫专责旅馆与居家隔离旅馆

确诊者如果没有症状,会入住防疫专责旅馆,也就是台北市的剑潭安心检疫所,有症状的大多由医院专责病房收住。市长鑑于台北市家户感染实在太多,下令所有居家隔离的接触者,如果无法一人一户,都应该住到专收居家隔离的防疫旅馆,差额费用由市府负担。这样也减少很多家人一起在家居家隔离却全都确诊的问题。

作者为台北市副市长

照片来源:作者脸书截图。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台北市 #居家隔离 #监控 #确诊个案 #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