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打算再推振兴经济方案,但要发券还是发现金,各界争吵不休。对此,万芳医院精神科医师在发文直呼,大家为此吵翻天根本是作文比赛,其实真的没意思。想找出解答,乾脆在实际发放前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组实验,得到科学上的解答。否则政府评估过去的经验,说创造多少经济效应,这些研究由政府主导结果当然都有效,但没对照组的研究易有偏差,因此意义不大。
潘建志今在脸书发文表示,想弄清楚五倍券有没有效,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实际放五倍券、三倍券或消费券前,找到一群老百姓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组实验(RCT),将这群人以乱数随机分成两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观察后续发展。
潘建志指出,在严格条件下比对效果差异,只要研究数量足够,此方法就能抵消已知与未知的混杂因素对各组的影响,能精确用统计学算出效益,也可评估各种效果,例如各组织间长短期消费意愿的差异?把钱存起来的比例?或用问券评估满意程度。
潘建志说,有随机对照试验组实验,许多问题才有科学上的解答。如今一大堆政治人物对于发券好还是发现金好,争论不休,他认为这根本就是作文比赛,拿个人心证讲来讲去,其实真的没什么意思。
潘建志也说,政府评估过去发消费券与三倍券,说创造了多少经济效应,但这些都是比较时序前后的数字,并无对照组可看。且经济消费的数字,本就会随季节波动,加上三倍券的效益是拿数位券的部份去推算,误差值更大。「政府主导的研究当然会说有效,但民间研究却说没效,只能说没对照组的研究容易有偏差,因此意义不大」。
潘建志透露,随机对照试验组实验,在医学上是用来评估药物疗效用的,因此每次新药上市、药厂来推销,他都会要求将新药的随机对照试验拿来看,而且很多药物还不只做一篇而已。此外,药物上市久了,非药厂的学术单位也会做验証研究。把许多的试验结果整理起来再分析,可以得到更精确的结果,写成各种疾病临床治疗的指引。
潘建志提到,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得主也将随机对照试验组实验带到经济学中,推翻过去解决贫穷问题的主流理论,目前用此方式评估医学、就业、心理、教育等方面的论文也非常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