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有脱碳规画,最早可溯及至1992年。迄今近30年,全球极端天气发生频频,像是洪水变得更大与更常发生,炎热气候更热,缺水地区的夏季会更长且更乾旱。
为了不落后全球脚步,大马政府也制定多套气候变迁的交通整体规画。其中,希望当地民眾能多多使用电动车,也祭出多项政策诱因。以道路税来说,凡是电动车的电能量达到KWh功率等级的EV车主,道路税就可享有减半优惠。
但是,纯电或油电混合EV,两者关税不尽相同,这点也颇为外界所诟病。依照绿化政策,像是使用不同型号EV,走向绿能并制定相关刺激诱因,同时,加快实施低碳规范等都是鼓励方式与对象。
所以,大马政府不同部门对绿能政策有不同想法,需要在11月,有高达近200位全世界领袖参予的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COP26)前,必先取得一致共识才行。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评估,要全球气温不再升高,并保持在摄氏仅小增1.5度至2度间的话,全世界近95%的电力供应须来自低碳能源,70%的新车要是EV。另外,建筑物也需要改装配合,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浓度也要比2017年大减80%才行。
因此,脱碳所需不只大量人力与物力,财力也是相当重要一环。大马旧政府将全球环保议题束之高阁长达两年之久,外界也希望新政府能有大破大立改革气魄。
例如,有不少民眾拿到燃料补助后,经常会发生滥用情况,像是天气热的中午要午休的话,车主就会选择睡在车里,开着引擎与空调。这种行径与政府良意大相径庭,搞不好还会造成更大空污。
与东协它国相较,因缺乏有远见规画,因此马来西亚从2018年以来,EV相关产业便一直停滞不前。许多问题都悬宕已久无法有共识,像是氢能经济研发庞大作业,有效地淘汰旧燃料车辆并换取新EV,政府该如何鼓励民眾买EV,还有谁将代表马来西亚去参加11月的COP26大会等。
同时,藉着新政府如何祭出汽车产业新政策,就可以知道大马对脱碳与环保议题到底有没有上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