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统赖清德今天表示,在疫情之下,许多源自社会结构性的问题会被凸显,台湾就面临健保收支不平衡、老龄人口长照需求、防疫物资与疫苗等产业能量不足问题。如何推动健保改革、加速布建长照服务体系、积极投入防疫关键战略物资发展,让台湾更具有韧性面对疫情,将是未来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
赖清德副总统今天中午以录影方式为「2021天下城市线上高峰论坛」致词表示,一场百年大疫,不只让各国防疫体系面临挑战,也考验目前大家习以为常的城市治理思维。
COVID-19疫情爆发至今将近两年,全球已经有超过2亿人确诊,430多万人丧失宝贵的生命,世界的经济严重受创,不只产业供应断链,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政治等每一个领域,到国家、城市、企业、社区乃至每一个个人,都备受衝击。他说,如何适应疫情下的各种改变,安然度过困境并迎向未来,这些都需要社会各界集思广益,交流各方的经验。
赖清德指出,台湾的防疫一直备受肯定,在过去这段时间,当其他国家因疫情而陷入大规模封城时,台湾人民比其他国家多了500多天正常的生活。去年12月彭博社全球防疫韧性排名,台湾高居全球第2;今年3月联合国发布《2021世界幸福报告》,台湾进入第19名,不仅仅是歷年排行最佳,而且蝉联东亚最幸福快乐的国家。
即使今年5月因为变种病毒入侵,台湾陷入本土社区感染危机,但他说,在中央及地方政府共同合作,与全体人民团结防疫之下,现在已经获得控制,「这在全世界来说,真的是相当难得的成绩」。
当然,赖清德认为,在疫情之下,许多源自社会结构性的问题,也会被凸显甚至加剧,如何在疫情当下一一克服这些困境,在防疫跟经济復甦的同时,兼顾永续平衡,建构更强健的社会安全网,开创出更具有韧性的发展模式,确实相当考验国家与城市领导者的治理能力。
他举例,譬如在卫生医疗方面,台湾就面临健保收支不平衡、老龄人口长照需求、防疫物资与疫苗等产业能量不足等问题,导致难以百分之百确保国家防疫安全。
因此,他说,如何秉持减少浪费、公平负担、提升效率等原则,推动健保改革、加速布建长照服务体系、积极投入生医药产业与口罩、疫苗等防疫关键战略物资的发展,让台湾更具有韧性,面对未来可能的各种疫情,将是未来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
赖清德相信,惟有朝野共同正视疫情下带来的问题跟改变,从因应单一的健康问题,扩大整合至各种施政面向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并强化如因应气候变迁等复合式灾害的系统性风险等,我们才能够朝向更具韧性及永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为城市与社会带来幸福与值得期待的疫后未来。
赖清德也引用蔡英文总统说过的话「台湾是「坚韧之岛,几百年来都是如此」,他说,面对未来,危机肯定不少;但他相信,只要大家团结合作,携手打拚,「我们一定可以将台湾打造成为韧性、安全、可信赖的智慧国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