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清华大学生医工程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叶秩光研究团队研发「超音波漩涡溶栓技术」,运用龙卷风般声波震动原理,进行血栓溶解,获欧美专利,登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封面。叶秩光表示,这项研究的发想来自于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的展项「水龙卷」。
海科馆长陈素芬表示,得知教授叶秩光的研究发想来自馆内展项,全员上下深感荣幸与开心,目前该设施陈设于展厅入口处,为4公尺高的手动漩涡柱体,她说,漩涡为流体的重要特性,除了空气会产生外,在液态介质(如水)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性质,举凡船舶的前进、渔场开发、潮流、海浪、水域安全与防灾等议题,漩涡与暗流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这个展项的实验能让孩童了解,为何戏水时碰到漩涡,基于安全要远离,海科馆说,除了漩涡外,科学廰内也介绍有水的各种重要性质,如水中的气泡、溶解与盐度、水中的声波传递、水的黏滞力、阻力、热流与潮湿带、气压等,大家都可以在馆内细细参观获得解答。
陈素芬表示,博物馆 Museum 按照字面拆开就是「缪思」的家,她说,缪思是希腊神话中专司灵感的女神,也就表示,博物馆其实是一个充满灵感的殿堂。如今馆内设施与展示,可以成为研究的发想,让世界看到,更能造福因血栓而受苦的人,真的备受欣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