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多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14.5亿元)说没就没,荆州巨型关公搬移教训深刻!」 「大意失荆州」歷史重演,关公再遭斩首!湖北省荆州市于5年前斥资1.729亿元兴建高达57.3米全球最高关公雕像,经证实为违建,9月起再花1.55亿元搬迁,关公「再遭斩首」,引发中共中央纪检监察部门关注,做为案例,引以为戒,荆州市委书记更痛陈「全球最大关公像搬迁,每一块铜片,都是抽我们耳光!」
《中国纪检监察报》评论文章指出,
澎湃新闻报导,早在8月24日,荆州当地媒体就报导了荆州市委书记吴锦在全市「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暨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大研讨主题活动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关公铜像搬迁」一事,是「有的干部只揽权不揽责,遇事先从『免责甩锅』出发。属地责任被滥用,成为推卸责任的藉口,工作『互为前置』造成过程损耗。」
吴锦说:「最近,我看到网上一些关于关公铜像搬迁的舆情。说实话,我觉得雕像的每一块铜片,都是抽向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单位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不去争取相关政策,进行点状调整,不严格把关、听之任之,最终造成现在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最差选项。
《中国纪检监察报》日前评论文章提到,中共中央三令五申,严禁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也严肃查处并通报了一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案件。但现实中,盲目追求「大」「最」「全」,耗费鉅资造景,搞噱头、造声势,以牺牲长远利益换取短期利益。
比如,陕西省韩城市耗资1.9亿元建设「鲤鱼跃龙门」景观,贵州省独山县投资2.56亿元建设「水司楼」,这些项目劳民伤财、脱离实际,将形式主义、扭曲政绩观演绎得「淋漓尽致」。
文章又指,湖北省荆州市在古城歷史城区范围内建设的巨型关公雕像,高达57.3米,违反了《荆州歷史文化名城保护规画》有关规定,属「未经规画许可」,系「违法建设」。而在专案没有获得审批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在雕像长达两年的建设期中,始终不闻不问,导致3亿多元付诸东流,既没有起到应有的文化宣传推广效益,反而破坏了古城风貌和歷史文脉,损害了荆州市的城市形象,可谓得不偿失。
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画局副局长秦军在接受大陆央视《焦点访谈》採访时曾称,根据有关规定,雕像所在区位建筑物最高限高24米。当时(建雕像)对雕塑没有明确规定。从现在来看,关公圣像还是偏大偏高。如今根据当地整改规画,雕像将被迁址到荆州市西北城郊的点将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