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主要国家布局低轨道卫星情形,亚洲地区如中国大陆低轨卫星部署与主要国家採商用角度相异,更注重「国防」方向部署,主导厂商为中国航天科工之「虹云工程」与中国航天科技之「鸿雁星座」,且该两项规划皆于2022年完成阶段性任务。中国卫星产业由中国工信部制定相关政策,且受中国无线电协会监管;而日本NTT DoCoMo发布6G发展,尤重非地面波(NTN)技术,可与低轨卫星相辅相成;韩国则发布「6G研究开发实行计画」,其中包含规划于2031年前发射14颗低轨卫星。
欧美地区包含美国对于低轨卫星与5G通讯间的配置,先以5G地面通讯为优先,完成释出5G毫米波,故于24.75~25.25GHz频段范围内之地面站与人口数量皆受限制,低轨卫星厂须担起防干扰保护责任。而欧洲于欧洲航天局与欧盟执委会等机构统筹下成立SaT5G(Satellite and Terrestrial Network for 5G)联盟,以推动卫星与5G通讯结合与应用。
大型卫星运营商于初期布局逾千颗小型低轨道卫星,为考量小型低轨道卫星生命周期小于5年,故势必着重低成本制造与发射方案,以有效控制资本支出,如加速普及化以降低整体成本,而SpaceX与Amazon个别採垂直整合与集团整合,且皆可与企业、政府、消费者串连,故可有效降低与它厂合作成本。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