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叶毓兰专栏】跟各位朋友约定的交通安全公听会,原预计在五月到六月举办,因为疫情影响,延于9月8日上午举办。
我非常感谢8日出席的傅昆萁委员,以及邱臣远委员,中央警察大学陈家福教官、中央警察大学周文生教授、阳明交通大学吴宗修教授、中华民国妇幼及被害人关怀协会张梦麟秘书长,以及出席的民间团体,第四维度Photography火花罗(罗邵华),台湾交通安全协会与台湾机车路权促进会的参与,还有在线上热烈参与讨论的各位,不只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透过本次机会把民眾的心声向行政单位表达。
如许多网友所说,显然行政单位对于交通安全改革的认知,仍有相当大的差异以及相当大的改进空间,这也是我开本次公听会的最大意义,许多行政单位做不够的,或是需要改进的、不足的,团体与网友的宝贵意见我也都收到了。
因此我希望在将来,积极督促行政单位必须要加强与民间团体之间的沟通,并把推动交通安全改革,放在第一位,更要让行政单位的改革可以合乎民眾的真正需求,而不是闭门造车。
此外我也非常认同最后火花罗、台湾交通安全协会,以及台湾机车路权促进会的诉求,除了是要将交通安全透过法制面加强落实,避免由行政单位继续因循苟且,另外更应打破既有拼板金厚度的丛林法则,让法规保障弱势用路人。
最后,我也向各位承诺,交通改革绝对不是到此为止,在即将开始的新会期中,我将就本次公听会,乃至各位提出的重大交通安全问题,从行政院层级的交通会报到道路设计规范的欠缺等大大小小问题,以及交通教育所需要的立法配套,督促各县市道安会公开透明,推进分向分流,整体的交通安全法规检讨等都会转为院会与委员会质询的方向,并纳入法律案、预算提案,督促政府落实,也希望各位能与我共同推动交通安全改革。
作者为立委、前警大教授
照片来源:作者脸书截图。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