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间豪雨导致云林县沿海乡镇农田、村落淹水,但水利署在有褒忠乡有才寮大排旁2公顷农田试办「在地滞洪」发挥功效,水利署将扩大办理1150公顷,配合提供农田的农民每公顷、每年补助1万元,若有农业天然灾害救助也可申报。
褒忠乡有才村以前只要下大雨,有才寮大排宣泄不及,整个村庄就淹水,水利署去年在该村低洼区选择2公顷农田,把田埂加高作为「在地滞洪」示范区,增加1万公吨滞洪量,去年5月梅雨、今年8月的强降雨都发挥蓄水防灾效果。
水利署长赖建信表示,传统滞洪池则要找一块地,徵收后开挖,但「在地滞洪」的措施只要把周边的田埂加高,包括放置石笼,速度很快,不必徵收农地、不影响农民农保资格。
赖建信举蓄水量209万吨的滞洪池为例,传统滞洪池工程费得耗资12亿,土地徵收费32亿多,工期3年至4年,但在地滞洪仅需工程费8000万、工期6个月。
赖建信说,在地滞洪的农田也可分担水量,维持农业生产环境,每公顷每年补助1万元,平时农民想种甚么都可以,若遇农业天然灾害救助也可申报;这个概念亦获得科技部学者支持,将在云林县扩大办理,也期盼全台都能实施。
水利署将与台糖公司在云林县扩大在地滞洪范围,第一期614公顷已于7月31日开工,今年年底完工,第二期536公顷,预计 111年2月底完工,第一、第二期总经费共8000万元。
行政院长苏贞昌10日到有才村视察在地滞洪成果,他表示,这个新的方法经费很省,也不损害务农,水患来的时候可以滞洪,行政院全力支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