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球第3大航运商法国达飞海运(CMA CGM)宣布即日起至明年2月的运价冻涨,随后全球第5大航运商赫伯罗特(Hapag-Lloyd)也跟进表态缓涨,此外,航运巨头马士基(Maersk)及日本ONE都传出将冻涨运价,消息一出引爆市场多空论战。
AmericanShipper报导,投资银行Jefferies首席航运分析师Randy Giveans针对国际航运商冻涨运价的动作发表看法,他说:「冻涨价格只有9月到明年2月的时间,我认为是这段时间的运力已经额满,加上公司希望跟客户取得一个平衡点,公司不会希望流失强而有力的客户,导致未来的获利受损。」
证券公司Fearnleys Securities持相似看法,「从一些航运商第二季的财报会议上得知,许多公司第四季的运力都已经售罄,就算运费不断上涨,似乎也没有办法负荷。」
此外,Randy Giveans认为,航商将运费冻涨在高点,一方面是对客户释出善意,但另一方面运费仍维持在高檔,并不会影响获利,「我不认为第4季的获利会比第3季还要差,一定还是会大爆发,只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航运商必须在维持获利与客户关系间尽量取得平衡。」
航运谘询公司Vespucci Maritime执行长Lars Jensen则说:「市场仍处于产能不足的状态,因此当量能不足时,需要优先考虑是谁获得船舱的空间,冻涨运费让航运商优先考虑接受合约客户的要求,这会压缩现货客户的空间,他们需要花更多时间货比三家,找到最佳的运输环境。」
工商时报报导则指出,看多者认为,冻涨运价代表第三季高运价有望延续,第四季不仅不淡,甚至可能爆出史上最强第四季,此外,就算运价冻涨,航商还是可以透过附加费补上获利,但表面上能迴避运价不断飙高的痛点。
然而看空者则点出,大涨一年多的高运价已见顶看到天花板了,明年航运再好顶多维持、或微幅下修,端视全球塞港、供需不平衡情况何时缓解,航商进入高运价保卫战。
台股货柜三雄今(13日)开高走低,长荣收在132元,下跌1.5元(或1.12%),阳明收在124.5元,下跌1元(或0.8%),万海收在210元,挫1.5元(或0.71%)。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