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特约记者赖御文报导】在学校讲方言要挂上「我不说方言」、「我要说国语」的狗牌,这种处罚到底是谁的发明?
日本大师级作家山崎丰子在作品《命运之人》里面指出,日本为了在冲绳(原先是琉球王国)推行日语,从20世纪初期开始使用「方言札」,学生如果讲了方言(原本琉球的语言),就要挂着处罚的牌子,被处罚的学生要抓出另一个讲方言的学生,处罚的牌子才能换人戴。
这种看起来很熟悉的处罚,在台湾也有,早在日治时期就有这种处罚,总督府推行皇民化运动,昭和12年、西元1937年之后,全面禁止方言、汉文,在学校讲的学生就会被罚。一名1935年出生、住在桃园的江阿嬷对孙女提起,以前日治时期在学校讲台语,会被挂上「我不说方言」的牌子。
江阿嬷提到的这种牌子,就是冲绳使用的「方言札」,俗称「狗牌」,因为以前的人养狗,有时会在狗的脖子挂上名牌。这个做法,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政府迁臺(照片取自台史博线上博物馆),许多四、五十岁以上的台湾民眾,对于在学校讲方言会被挂「狗牌」这件事都还印象深刻。
曾经在日本统治时期生活过的韩国人也曾回忆指出,那个年代在韩国的学校,一样也有禁说韩语不然就被罚要挂上「方言札」。
进一步追查,不难发现禁止讲方言、违反者会被挂狗牌的政策,居然早在十六世纪欧洲的法国,以及十九世纪的英国在威尔斯都曾经使用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