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珍贵宝物眾多,每件作品都有动人故事,国光剧团取材故宫至宝《快雪时晴帖》,融合京剧与交响乐,推出京剧作品《快雪时晴》,让故宫国宝「活」过来,本周末将在高雄重演。而原本採间隔座已完售的团队,也随着场馆开放全席次,又再度忙碌起来,艺术总监王安祈表示,一切就像「快雪时晴」这四个字的涵义一样,「突然就放晴了。」
《快雪时晴帖》是书法名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他以一封28字的短信问候好友,字字珠玑,是后人一读再读,反覆推敲字里行间意义的经典作。
艺术总监王安祈表示,疫情间重新理解《快雪时晴帖》,更加有感,「『快雪时晴』说的是降下一阵骤雪,就适时地放晴了,这四个字的关键字在『时』,雪不会下一千年、一万年,而是时候到了,适时地就停了,狂风暴雨都不会永久,总会放晴。」
王安祈表示,王羲之在信里还写下七个字「未果,为结,力不次」,「这七个字意思是:还有事情没能做完,但没力气完成了。王羲之的一生歷经战争、离散和迁徙,他也像是看透人生的局限,如同这次疫情,人生有很多事情无法做到百分百的人定胜天,只能和变化无常的大自然共处,并学会安顿自己的心情。」
《快雪时晴》由施如芳担任编剧,剧情描述王羲之和好友张容,两人家族都在五胡乱华之时,迁徙至江南,曾相约有朝一日要收復失土,但王羲之透过书帖向张容表明不再征战,张容无法认同王羲之,他的灵魂展开一段寻找何处为家的旅程,穿越时空,也来到现在的台湾。
全剧在2007首演,2017再修改翻新版,2018曾到香港演出,现在又再重演2017的翻新版,王安祈表示,这部作品探讨什么是故乡、原乡、他乡和异乡,但疫情间重新咀嚼,更加理解人生各种处境,如何自处和前进,关键都在一念之间,「现在会更加以感激、从容的心情,和满座观眾一起咀嚼王羲之的这28字。」演出将于10月2日、3日在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歌剧院登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