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民党前政调会长岸田文雄今天当选新任总裁。日媒分析选战幕后,前首相安倍晋三扮演关键角色,加上党内派阀在最后关头决定支持,助岸田击败行政改革担当大臣河野太郎。
决定日本新任首相的自民党总裁选举结果今天出炉,岸田文雄在第二轮投票以257票大胜河野太郎的170票,成为自民党第27任总裁,预料10月4日临时国会将被指名为新任首相,成为第100任首相。
日本经济新闻报导,一直以来在党员票调查及民调都居冠的河野,为何无法赢得选战?首相菅义伟宣布放弃连任总裁后,自民党支持率开始回升,党内「再这样下去无法在眾议院大选获胜」的危机感消失,让无可非议且树敌较少的岸田,被视为最有可能获胜的人选,党内各派阀就在最后关头选择支持岸田。
报导分析,新任总裁其实早在两天前的27日下午就已确定,地点就在安倍位于眾议院第一议员会馆的办公室内,支持岸田的麻生派干部、自民党税制调查会长甘利明,前往拜会力挺前总务大臣高市早苗的安倍。
「岸田确实地反驳河野,在总裁选举中已经变得非常强大;我在第二轮投票的想法是什么,高市阵营的人很清楚」,安倍对甘利明这么说。
甘利明之后跟副首相麻生太郎报告此事,麻生说,「这样就确定了」。也就是说,如果岸田在首轮投票居第2名的话,高市阵营将在第二轮投票支持岸田,组成「2、3名联盟」。
安倍、麻生及甘利明由于姓氏开头都是A,所以3人被称为3A;而这3人在选前已有这样的共识,今天首轮投票结果揭晓后,不是「2、3名联盟」,而是「1、3名联盟」获得胜利。
但回顾一个月前的党内氛围,跟现在可说是大相径庭,很多党内年轻同志担心在菅义伟带领下无法打眾议院选战,认为河野是新任总裁最理想人选。
当时,同样具有高人气的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与前干事长石破茂,决定支持河野参选,菅义伟听闻后说,「石破跟小泉支持的话,只要可以拿到7成党员票,河野就会获胜」。
河野阵营当时研判,如果跟岸田是事实上一对一的话,在党员票占半数的首轮投票就能一次定胜负。
就在这个时候,安倍开始有所动作,开始支持有意参选的高市,採取让选战进入议员票占9成的第二轮投票的策略。
安倍在表态支持高市后,不仅亲自打电话为高市拜票,也给高市很多方面的建议,让安倍身旁人士也有点疑惑说,「安倍是来真的,但明明属意的人选应该是岸田才是」。
受舆论欢迎的河野阵营一直很乐观,但小泉对党内最大派阀细田派支持高市或岸田表达不满,让安倍更加努力催票。
另一方面,由于自民党支持率持续回升,让党内后进年轻议员似乎觉得「谁当总裁都没问题了」。
由于第4名候选人、前总务大臣野田圣子在选举公告前一天的16日,表明将登记参选,河野跟麻生说,「这样的话将无可避免进入第二轮投票」,原先寄望在首轮直接取得过半数票的策略被迫进行修正。
高市阵营在这次选战表现不俗,一度让外界认为可以在首轮投票跟岸田抢攻第2名,也有可能进入第二轮投票,让河野阵营甚至进行评估,由于第二轮投票对上岸田必败,不如把部分选票转给高市,让高市在首轮投票能站上第2名。
看到河野「失速」与出现混乱的安倍,在投开票前的周末停止为高市扩大寻求支持。
就在投票前两天的27日,原本态度保留的竹下派公开表明,「(派阀内)支持岸田的议员占多数」;二阶派则是开放投票。
许多派阀在这个时候都认为岸田将会获胜,而出乎岸田意料的是首轮投票就站上首位;河野在党员票得票不到5成,议员票甚至落后高市,只名列第3名。
认为「没有菅首相选举就没问题」的议员间,对河野有「似乎是推动激进改革」的忧心;如果是岸田当选的话,对握有主导权的3A能维持至今的党内秩序,也会令人感到安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