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为实现司法改革,推出「国民法官制」,但有法界人士及民间认为,此举背弃原本承诺的「陪审团制」。台湾陪审团协会创会理事长郑文龙等法界人士今日于立院召开记者会表示,「国民法官制」先天设计不良,即便政府找来导演吴念真代言,也难以掩盖当中的诸多问题,而此制度更是包着糖衣的毒药。

郑文龙表示,司法院近年力推「国民法官」,并耗资鉅额预算制作一系列广告,找来吴念真合作,希望藉由名人代言提升「国民法官」的公信力,但当中却隐藏许多问题。

郑文龙指出,「国民法官制」的先天设计不良之处,包括挑选国民法官是採秘密制,程序不对外公开;「中间讨论」无录音、录影,无法得知法官究竟是「释疑」还是「教导」。而被告无法事后确认,影响被告救济权益。

郑文龙说,因法官掌握专业知识,因此当「国民法官」与法官讨论时,涉及量刑等复杂法律问题时,最终结果恐仍是由法官主导,整体而言,「国民法官」恐成审判结果的背书角色。

郑文龙认为,司法改革需要完善制度及配套措施,也该有完整且公开的试验过程。司法院的制度设计到推广,流于形式且虚有其表,「国民法官制」的模拟法庭、旁听等等,诸多限制。

郑文龙表示,各地法院开放程度不一,每个法院操作程度都不同,法官在审前指示或释疑法条、制度过程,说法都不同,让民眾一头雾水,感想只剩「法律好难、法官好厉害」,丧失引进「国民法官制」本意。

郑文龙指出,美国各级法院为统一规范法官对陪审员的说明,避免因解释说法不一,造成陪审员误解而有误判情形,大多订定陪审团操作手册供参考并与审判者共同遵守。

郑文龙说,台湾陪审团协会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将《美国第九巡迴法院刑事案件陪审团操作手册》初步翻译为中文,但因只是草稿,还待精进,呼吁具中英文法律专业能力者能加入校正行列,共同为思改尽一份心力。

#郑文龙 #国民法官制 #国民法官 #法官 #吴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