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环保局今公布环境教育奖得主,包含团体、社区、民营事业、机关、学校及个人等6组别,共19个单位及个人获奖。荣获团体组特优奖的「社团法人台湾重新思考环境教育协会」,长期关注海洋废弃物、资源回收、循环经济等议题,并转译为科普且易懂的内容推出「海废图鑑」及「回收大百科」等,吸引许多民眾关注环保议题而获奖。
环保局表示,台湾重新思考环境教育协会常在社群网路号召民眾及志工共同响应净滩活动,与许多学校、企业、政府单位合作,去年更深入校园宣导,触动9600位师生,也曾与兰阳博物馆及故宫博物院合作,将海洋废弃物转为艺术品,办理「深海食堂」微型展,透过活动让学员体验、反思与寻找解决海洋废弃物问题的方法。
荣获社区组特优奖的「新店区小城社区发展协会」秉持着热爱家乡的热诚,持续透过环境教育激发居民爱护环境的心,成功串联社区居民及年轻世代加入环境行动。社区也凝聚了居民的环境意识并发挥自身专长,运用梯田概念工法进行香草园整地、制作社区装置艺术、大型彩绘墙、植物染、昆虫标本及环境教育月历等,让居民及外部民眾感受社区的丰富生态及生命力。
荣获民营事业组特优奖的「达和环保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树林分公司」在树林焚化厂营运期间,除协助处理废弃物外,也积极经营环境教育设施场所,2019年度取得「环境教育设施场所优异」佳绩,以「环境教育扎根」及「环境教育点线面」计画协助其他事业团体推展环境教育。
荣获机关组特优奖的「十三行博物馆」是北台湾唯一的考古博物馆,以考古学为核心,与在地社区共同发展,增进山、河、海等环境生态的瞭解及人类与环境互动的歷史,近期更透过「新北考古公园」实地场景及AR、VR的运用,让考古更贴近民眾,深植文化资产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理念。
获学校组特优奖的「吉庆国小」长期进行基隆河与粗坑口野溪的水文调查,发现了多种台湾特有的原生种溪鱼并进行復育,打造原生溪鱼特色学校,推行「黑水虻」建立校内食农循环体系,融合食农教育,让青银共创共学。
在个人组脱颖而出荣获特优奖的则是任教于五华国小老师董大钢,他为科学生态服务解说社团指导老师,也与教育广播电台合作录制环境教育广播节目,并将环境教育融入电影艺术,带领学生拍摄环教微电影,利用YouTube影音频道分享环境知识,并制作「校园生态导览影音互动地图」,充分使用行动资讯让大小朋友学习校园环境生态,扩大环境教育影响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