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县四湖乡「箔子寮城乡发展协会」为记录早年捕捞乌鱼的奋斗精神与艰困环境,举办「渔村职人生活体验营」,3日展出「缩小100倍的乌仓寮」、「重出江湖的渔网」、「大厨指导一夜干」、「蚵贝创意七彩蜡」等成果,除了让大家了解乌鱼产业,更藉此永续传承捕捞乌鱼的文化歷史。
「渔村职人生活体验营」成果发表会3日在四湖乡箔子寮古厝食堂举行,由云林县副县长谢淑亚、云林县议会副议长办公室主任苏秉承、四湖乡长苏国珑、文化观光处副处长苏建苍等人共同主持,参与此次活动的地方耆老、学生、家长出席与会,为眾人导览解说。
谢淑亚表示,早年四湖乡箔子寮的西岸沙洲,是台湾海峡浅海渔产最优质的区域,捕捉乌鱼的文化更是云林沿海的特色之一,并发展出独特的「乌仓寮」。此次「箔子寮城乡发展协会」办理「渔村职人生活体验」,让大家有如走入时光隧道,重温早年的捕乌场景。
地方耆老解释,「乌仓寮」是四湖乡箔子寮地区特有的生活记忆与技艺,早期渔民在冬至前后聚集海边捕捞乌鱼,因海岸与村庄有一段距离,为把握捕捞乌鱼的最佳时机,便在海边防风林搭建「乌仓寮」暂时栖身,随时出海捕鱼。
苏国珑提到,「乌仓寮」是属于箔子寮的特殊建物,直到1981年箔子寮渔港启用,「乌仓寮」才功成身退。今年找来村庄的孩子共同参与活动,更加深化「探索聚落原点、向海洋致敬、向先民学习」的初衷。
「箔子寮城乡发展协会」理事长蔡心娜说,箔子寮目前已进入剑虾与乌鱼子的捕捞季节,下个月将推出「冬之鱼文化祭」,欢迎大家前来体验箔子寮的独特风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