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程富阳专栏】今年(110)中华民国的国庆「双十节」,可说既是1911年武昌起义发动日,也是辛亥革命的110年纪念日。
这个由中华民族所推动的革命,不但让统治华夏276年的满清寿终正寝,也让当时东亚第一个被普遍承认的共和国——「中华民国」孕育而生。
这个记述着中华逾百年忧患岁月与沧桑歷史,在两岸的处境,竟也是面临一番世纪风云的骤变,不禁让人既泛「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触感,也兴有「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的怀伤。这个曾经被大陆视为噤声的节日,如今却已被彼岸当成中华民族兴替的日子;事实上,就在节庆的前一日(10月9日),中国共产党党主席习近平,特别假北京人民大会堂,亲自主持一场盛烈的「辛亥革命110周年庆典」,以为歷史正言。
而从上个世纪50~90年代,这个节庆,本也是我中华民国全民张灯结彩,举国欢腾的节日;政府不但在此日施放烟火,以揭我弘扬中华文化之美,更以国庆阅兵型式,以扬我国防力量及团结海外侨胞力量凝聚之伟。
但这一切都在1991年以后,由一群自视自由主义的台独反对者,假藉政治民主化而废除。
陈水扁2004年就职总统时,即在我建国「逢十」周年的国庆时,弃舍我传统阅兵仪式,而于2007年举行改名为「同庆操演」的国防展演方式呈现。
至于国民党的马英九于2008年当选总统后,虽在2011年的中华民国建国百年庆典,恢復阅兵以为庆祝;但2016年蔡英文就任总统,随即于当年再行停办传统式阅兵,而谨以「国军救灾能量」议题的国防展演实施。
这些对中华民国国庆日的展现与情怀,在今日的台湾,之所以在政治上呈现如此「昨是今非」的选择,自然有很深的政治与歷史背景因素;如目前处于在野的国民党,对臺湾主权的认定,即系依据1943年12月1日,美中英领袖在埃及开罗共同发表的「开罗宣言」,其内容详明日本于二战战后,需归还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领的一切岛屿,比如满洲、台湾及澎湖群岛都应归还给中华民国;且復于1945年7月26日由罗斯福、蒋中正及当年在英国甫于国会击败原首相邱吉尔的工党领袖艾德礼等三人,共同正式签署了《波茨坦公告》,与予确认。
根据已故史学家梁敬錞认为:「波茨坦宣言虽不及350字,却使50年之日本远东霸局为之一变。其中东北、台、澎归还中国一语,尤使国民党自兴中会以还所领导之国民革命运动,克竟划时代之成就。」这段话,实已述明台湾主权的归属,已是歷史铁板钉钉的一件事,毋庸置疑。
然而,1950年的一场韩战,让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有了既不想把台湾交给中共,也不打算承认事实上已掌控台湾国民政府其拥有台湾主权的立场;这种意识也就影响到1951年9月,由美英主导的「旧金山合约」,对台湾问题做了如下的规定:「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根据与要求。」
这项条文有意迴避对台澎的领土归属做出明确规范,为日后争论不休的「台湾地位未定论」提供了理论上的混乱源头。
如此说来,原来早在70年前,美国就意图造成台湾内部对台湾定位的未具共识,及企图影响大陆「一个中国」原则所造成两岸争议的「前瞻」。
其实,已故的时报驻美资深记者林博文,在2009年其所撰着的《1949石破天惊的一年》一书中,就已清楚揭开今日台湾内部与两岸必然肇生的政治困境原因,就是美国一手主导;只是执政的民进党,整日沈浸于掠取权利的滋味,对国事政策的选择,一昧只知跟着美国的旨意行事,又岂会重视此等歷史的真相揭露。
十月正是秋风起兮的日子,对两岸而言,逾百年革命的「话语权」,到底花将被吹落谁家?似乎已愈趋明显;如果台湾执政的民进党,一再如此拒绝回顾歷史的警示,则纵然外表因为对岸的军事日益威胁,而心不由衷的重拾那一面中华民国国旗,作为它抱拥政权的挡箭牌,则终究不免让对两岸问题的明白人,还是不由要从内心激起一分「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的忧戚。
作者为退役上校
照片来源:作者脸书。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