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县耗时3年多规画制播的原住民族纪录片「泰雅族的言者与牧者」,13日在尖石乡原住民文化馆举办特映会与座谈会,特别邀请偏乡教师及乡亲共同欣赏,2位主角泰雅族耆老黑带‧巴彦及牧师阿栋‧优帕司,也现身分享拍片歷程及喜悦。
做为「言者」的黑带‧巴彦说,他从30岁开始做泰雅文化,回想起来只想到一件事,就是原来已走过这么长的一条路。他呼吁年轻人把握机会,多与长辈交流了解早期生活方式等,纪录、重新整理看到的和听到的,再完整的排列书写下来,一定会有所成长及了解。
曾经作为社会运动精神领袖的「牧者」泰雅族牧师阿栋‧优帕司,指面对传统信仰与基督教义衝突时,他坚定传达泰雅文化的信念,这些都是上帝给予的最美礼物。
县长杨文科说,新竹县很幸运有原、客、闽、汉、新,五大族群的文化都非常美丽而珍贵,感谢2位泰雅耆老用智慧与生命经验记录泰雅文化,县府拍摄纪录片发扬这么宝贵的文化资产,是责无旁贷的使命。
文化局长李安妤说,3年多来为了拍摄泰雅族耆老的生命故事,纪录片制作工作团队「台湾泰雅尔族永续协会」费尽心力进行调查研究,演示泰雅族群迁徙的路径,收录了泰雅古调、口簧琴的演奏、传统器具制作、部落祭仪等难得的歷史片段。
团队陪伴耆老重返现场进行纪录,足迹遍布尖石乡镇西堡、花莲县寿丰、高雄市那玛夏,大家看到的不仅是2部珍贵纪录片,而是文化工作者的世代传承,是文化保存的接力赛。
原乡特映会结束后22日在文化局演奏厅举办首映记者会暨座谈,并于11、12月办理校园巡迴影展,培育下一代欣赏多元文化价值,活动详情可至文化局「竹县go艺思」或「新竹县县史馆」FB粉丝页查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