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主要可以分为3种高度,首先,同步卫星主要用于电视转播、气象云图;再者,中轨卫星主要用于卫星定位、导航使用;最后,也就是近1年来最夯的低轨卫星,其距地球100km~2000km,主要是对于物联网、网路通讯补强。
随着5G的上路,联网市场快速成长,低轨卫星也挟其优势,逐渐受到市场重视,低轨卫星优势包括讯号传输快、低延迟,可满足人工智慧(AI)、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应用 ,且具有有强大的讯号覆盖率,满足偏远地区需求,以及自动驾驶採用低轨道卫星来导航,另外,就是制造、发射成本的大幅下滑。
分析师也点出近期低轨卫星快速崛起原因,主要来自于消费者对影音需求提升,网路品质变得更加重要,加上新冠疫情提升远距会议、线上教学需求,以及卫星通讯技术提升以及成本下降,其中,火箭发射成本8.5万美金/每公斤下降至900美金/每公斤+卫星造价1万美金。
目前各国开始积极发展低轨道卫星,包括的美国包含星链计画、kulper,大陆GW星座计画,其他还有韩国、英国、加拿大皆有发展计画,目前四大营运服务商规划的商转时程,starlink预计2021年商转、oneweb预计2022年商转,2023年前达到全球覆盖、telesat 2023年初步商转、kuiper 2025~2026年初步商转,预计2025年整体成长达最高,2026年卫星总量达最高峰。
资料显示,2020年卫星产业营收规模约2710亿美元,预估到2022年后会加速成长。2020年低轨卫星占所有发射卫星的98%,同步卫星、中轨卫星应用不同,需求够用就好,故总量不多,而低轨卫星经济规模明显,带来收益呈正向成长。低轨卫星对于厂商而言为新市场,可获得超额利润,对产业来说技术上属于新应用,且有助于6G发展。
以台湾产业优势来说,分析师认为,台湾科技地位不易取代,台湾企业除能力好,成本控管能力也强,另外,台湾2021年将太空产业列入台湾六大核心战略产业,且太空发展法三读通过,对后续低轨卫星发展来说,均有正面推动,台湾相关厂商包括晶片厂联发科(2454)、稳懋(3105)、宏观(6568),小型卫星地面站金宝(2312)、台扬(2314)、兆赫(2485)、启碁(6285),VSAT微波元件升达科(3491),还有就是路由器的仲琦(2419),电源供应器康舒(6282)、系统电(5309)、群电(6412),以及航太金属零组件公准(3178)、汉翔(2634)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