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26日在台北晶华酒店举办「创新匯流 领航全球 2021 R&D 100 Awards获奖记者会」,R&D 100 Awards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于日前颁奖,经济部辖下4法人传捷报,工研院、资策会、金属中心、纺织所以6项科专成果共囊括7项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肯定,与全球知名的麻省理工学院、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东京大学、康寧等并列科技研发殿堂,获奖数全球第二、亚洲第一,超越中国、日本。

今年获奖技术包括工研院「促进组织整合仿生3D列印技术」、「等温高效率水气分离技术」、「软体定义增强型机器人关节模组」,金属中心「连续式微型元件热处理系统设备」,纺织所「RFID YarnR:克服五项主要耐久性测试」,资策会「AI鑑识技术与臺湾不实讯息联防体系」,本技术更同时获得R&D 100特别奖CSR类铜奖。获奖技术已分别与可成生技、奇鼎科技、祥仪、强盛染整、韦侨科技、路得洁净、中冠资讯,以及台湾事实查核中心等厂商或机构合作,以创新点燃经济动能。

经济部次长林全能表示,此次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经济部首度在CSR特别奖中拿下铜奖,企业社会责任已是当代企业显学,R&D 100 Awards鼓励企业「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因此资策会「AI鑑识技术与臺湾不实讯息联防体系」技术,以臺湾软实力打击谣言为社会带来安定力量获奖。创新是打造产业护国群山的重要磐石,经济部长期以科技专案支持法人研发创新技术,屡获国际大奖肯定,连续14年拿下66座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显示我国的创新能量受到国际认证。更重要的是,歷年的获奖技术多已实际化为产业价值,超过9成技转国际大厂或国内厂商,包括台泥、台塑、帆宣、群创、儒鸿、三井化学等国内外大厂;不仅如此,经济部投入的科技专案持续带来可观的产业效益,2020年法人与学界科技专案技术移转与委托服务的件数计有4992件,促成厂商投资592亿元,经济部平均每投入1元能带动5倍的投资效益,显见有效发挥政府资源杠杆效果,引导我国产业持续展现投资动能,为产业带来创新活水。

R&D World副总暨总编保罗希尼(Paul Heney)表示,今年参赛者眾多,意味着要获奖比以往来得更不容易。此外,也看到政府支持的研发机构在创新科技上的努力与成果,对产业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让世界更美好,这也是R&D 100 Awards多年来不变的核心价值。

经济部以科技专案助攻产业,提升臺湾产业国际竞争力

今年科专成果共获7项大奖,并实际解决产业问题。臺湾2025年高龄人口占比将突破2成,慢性疾病与退化问题遽增,加上全民运动风潮兴起,带动骨材需求。工研院研发的「促进组织整合仿生3D列印技术」,整合组织修復及机械强度之临床需求,打造「实心支撑」与「三维连通多孔」混成的仿生结构植入物,具备高强度、高孔隙与兼具软硬组织间的高整合功能,可加速肌腱韧带损伤后,软硬组织的快速融合。目前已建立符合国际认证的创新植入式医材系统,并技转给可成生技,为全球高龄骨科医材与运动医学注入新动能。

联合国统计,全球超过10亿人无法获得清洁水源,再加上近年极端气候肆虐,缺水已成为新常态,水资源危机迫在眉睫。与一般净水是把污水经层层过滤及消毒的原理不同,工研院「等温高效率水气分离技术」,是全球首个能藉由空气制造洁净水源的独特技术,採用创新薄膜材料—氧化石墨烯薄膜,直接从空气分离出超高浓度水气后即压缩成纯水。此项利用薄膜自空气中分离水气的技术目前已技转奇鼎科技,初期将应用于精密分析的水气分离装置,长期则发展高效造水设备,盼能藉产业力量解决缺水燃眉之急。

经济部不仅为民生解决问题,更以创新技术持续引领臺湾产业前行。当今智慧制造已成为全球产业供应链的新趋势,而人机协作的机器人在智慧制造中更是扮演重要角色。工研院在经济部技术处的支持下,独家专利研发的「软体定义增强型机器人关节模组」,相比同级机器人具备业界最高的扭力体积比,自体重量相比业界类似机器人减轻40%,透过积木式堆迭设计,能快速建构客制化、符合产线需求的多关节模组机器人,让协作型机器人的关节模组不仅更轻、还能举起更重的物品,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金属中心软硬体整合开发「连续式微型元件热处理系统设备」,让小到需要镊子夹起的零件硬度足、尺寸精度准,应用于精密机械时不仅能顺利运转还能使机器降噪、延寿,技转祥仪顺利让其攻入特斯拉与BOSCH供应链,为国内精密零组件业者抢攻国际大厂订单之外,在今年初亦荣获爱迪生铜奖,可谓名利双收。

网路资讯庞大,真假难辨,尤其在疫情期间谣言四起,一时之间民眾也难辨真假,导致网路谣言迅速扩散。资策会以软体研发实力建构「AI鑑识技术与臺湾不实讯息联防体系」,藉由深度自然语言处理(NLP)、异质资料交叉比对、社群数据扩增技术等建立AI风险模型,与台湾事实查核中心合作让AI打击谣言,迅速消弭不实讯息之传播。以今年疫情期间为例,观测追踪超过两万种网路讯息,杜绝超过三百种谣言传播,以科技能量导正错误讯息。

纺织所「RFID YarnR:克服五项主要耐久性测试」,开发出可完全融入纺织品且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纱线」,建立全球第一个应用于染整全制程生产管理之RFID标籤,通过耐酸碱的测试,具柔软可挠/防水/耐高温/耐酸碱/耐辗压等特性,能在不影响穿着舒适性下,完全隐匿于织物内,耐受温度从零下20度到135度,可水洗超过30次,无论是在服装履歷或是生产履歷上,皆能成为纺织业最佳自动识别工具。

推动跨领域合作(纺织、电子、资讯),促成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应用于强盛公司染整场域,建立即时追踪的智慧工厂管理系统。并引入政府研发辅导资源,与韦侨科技合作建立纱线型RFID的试量产;结合中冠建立RFID自动识别平台;协助路得洁净建立无尘衣水洗试验场域验证。期望透过纱线型RFID标籤生产带动国内创新产业链。

#台泥 #韦侨 #台塑 #强盛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