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朱国珍专栏】参加华视五十周年台庆,主持人黄子佼介绍我上台的时候说是「莒光女神」,此言一出,让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飘上台的……

帝女神话最早可能出现在西元前四百多年的《楚辞・九歌/湘夫人》,一说是帝舜南征死于苍梧和湘妃殉情;另一说是洞庭湖水神,也是天帝的女儿。女神之所以被歌咏,多半与浪漫传说有关,再经过歷史的穿凿附会,形成某种巨大的符号。我认识的女神都来自楚辞,经过两千多年,无论是湘妃、洛神、瑶姬也都在岁月中堆累出巨大的岁数,因此,莒光女神,也算是某种程度的古物。尤其是我这种,从民国七十六年开始连续主持、专题採访三十年。

在主持莒光园地的同时,我穿旗袍主持过《每日一辞》,以及儿童户外竞赛节目《小小英雄榜》,也有教导小朋友唐诗宋词的《诗歌童唱》。我也曾经演过八点檔连续剧和华视剧展,当时以为演戏很好玩,真正进了剧组,才发现我没办法成为别人的灵魂。

也许是年轻加上天真,总认为那些戏中人超龄的沧桑是我将来一定会面对的人生,在那个未满二十岁的年纪就要提早去诠释老成,即使只是饰演董事长秘书或男主角的妹妹这类大部分时间傻笑的角色,都让我感觉严重的精神分裂,不到一年就决定放弃。

主持或主播是一种与「语言文字」紧密结合的工作,这刚好是我的强项。我在大学教书经常让学生口头报告,语言是说出来的文字,一个头脑清晰的人,说话绝对不会有「语言癌」,文字也必然精准。三十多年前的主持与主播经验,都成为我后来写作与教书的养分。

从新闻主播到文学奖得主,可谓华丽转身。曾经有位得奖无数的资深女作家跟我说:「妳长得太漂亮,不应该来写作。」说实话,这句话我到现在还没参透。我不明白一个人的长相和他的志向有什么关联?无论做哪一行,我都很认真,在新闻与文学之间,我喜爱文学多很多,因此成为现在的我,我觉得很好。我觉得好就好。就像十八岁的我无法透过演戏去成就别人的灵魂,现在的我更不会因为前辈的箴言而怀疑自己的选择。

华视五十岁生日,我参与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十八岁进华视那一年我还是个国立艺术学院的大一学生,现在这所学校已经改制为台北艺术大学,日前举行第五届校友会(虽然我后来转学去清大,但学校说一日学生终身校友,实在太温馨了)。在那个雨过天青的正午,当年高中毕业应届来念戏剧系的老同学们再度相聚,一转眼,就是三十五年。

漫长人生有时是场离心力锻炼,岁月从来不曾静好,它只是飞快带走不堪,在我们来不及嗔怨与爱恋时,抬头就老了。只剩下华丽的扉页,翻开或不翻开,它都曾经闪闪发亮。

作者为大学讲师、作家、广播主持人,曾创下连两年获林荣三文学奖双首奖记录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华视 #曾经 #成为 #学生 #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