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北老屋重建速度加快的主因,最关键的是危老重建条例实施,老屋重建能量大幅度扩张。其次,因近年房市景气復甦,建商愿意给予较优渥的分回条件,提升了屋主参与重建意愿。由于政府积极推动重建措施,再加上建商和屋主参与重建意愿明显提升,老房子变新房子的成功案例与日俱增。

虽然新北市近年老屋重建速度已加快,但仍比北市略慢。住展杂志统计推估资料显示,新北市2017年至2021年、约五年间成功重建的老屋户数约9925宅,平均每年约1985宅。据内政部不动产资讯平台房屋税籍统计,2021年Q2新北市屋龄逾30年以上的老屋共777360宅,老房子悉数重建完成约需391.6年。

观察台北市12个行政区,屋龄30年以上的老屋宅数前三多的依序为大安、士林、中山区,其中大安区老屋高达81536宅。老屋数量最少的是南港,仅23914宅,但原因是南港住宅存量为北市最低,全区不到4万宅。近五年每年平均重建效率偏低的区域,如信义、士林、松山、大安等区,大部份为蛋黄区。

何世昌分析,北市菁华区老屋重建效率慢的原因,应该和「屋主分回期望值较高」有关。以信义、大安区来说,虽然房价水准高,建商多有意愿想插旗重建,但却是看得到、吃不到,主要是屋主普遍希望较高的分回条件,因此重建整合难度颇高,所以重建效率反而敬陪末座;信义区老屋重建完成需约426年,大安区则需339年。

反观蛋白区如大同、南港,老屋重建一轮分别仅需76年、85年,另文山、万华亦仅需149年、146年;重建效率大多比蛋黄区快,原因可能与与屋主分回期望值较低有关,重建整合难度较低。

#大台北 #大同 #信义 #南港 #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