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地震文还是先跑?
10月24日午后国家级警报大响!下午1时11分宜兰南澳发生芮氏规模6.5地震,造成全台摇晃超有感,当时的你是夺门而出,还是上PTT抢发「地震文」呢?
由于台湾板块交接处,每年地震数量超过32万次,许多民眾早已见怪不怪,但经歷过921大地震、2016年维冠大楼倒塌,许多人对地震的恐怖印象仍歷歷在目,因此民眾对地震的第一反应大不相同!
今天《DailyView网路温度计》就透过《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调查,网友热议「地震来了第一个反应」,快看是不是也说中你!
NO.10 继续手边的工作
台湾是地震非常多的地方,面对地震台湾民眾似乎已见怪不怪,甚至面对强震大家虽然第一时间会先愣住,但又继续手边的工作,感人的是,从事医疗、照护的人员们,第一时间展现他们的专业,顾及婴儿、病人的安危,在地震后社群上也常有网友分享这些暖心的监视器画面。
NO.9 抱住身边的人、宠物
面对突如其来的摇晃,许多人会放下手边的工作,在第一时间抱住身边的人,或是带着宠物希望能够给予安全感,避免他们被东西砸到,10月24日发生规模6.5地震,一名哥哥在地震发生当下衝到妹妹身边保护他,影片曝光让许多网友大讚「超暖」。
NO.8 待在原地不动等地震停
由于地震实在太过频繁,有许多人意识到地震仅会选择待在原地,静静的等地震停,这或许不代表是你没有危机意识唷!有消防员表示,如果地震发生在晚上,人的警觉性跟反应力都较低,当下什么都不要做,留在床上相对安全。
根据《元气网》报导,消防员透露,地震只要伤亡主因有两个,一个是被掉落物砸中,另一个则是移动中摔倒或碰撞受伤。
NO.7 先上PTT、FB确认有无地震
社群时代许多网友经歷任何事都会放在网路上分享,地震来了更能明显感受,只要地震一结束,甚至在晃的当下,都可以看到FB、PTT涌出许多「地震文」,除了是品牌、媒体小编关心大家,PTT上可看到网友刷一排「地震!!」接着吸引许多网友接龙「高雄有感」、「台北超大」等,有网友就透露自己每次只要「觉得」有在摇就会先打开手机看,透过大家的发文来确认到底有没有地震。
NO.6 关瓦斯避免引发火灾
地震发生的当下,有些人第一直觉会去关瓦斯,深怕引起火灾,但内政部消防署提醒大家,除非是刚好在炉火旁亨煮食物,可随手关闭炉火,否则不建议在地震当下,前往关闭火源和瓦斯。
中央气象局也提醒,无论是关瓦斯、关总电源,都是等到「地震停歇」时,才可以找时间完成的任务。因为在地震发生的当下,应尽量不要移动,一切以安全、稳妥为重。
N0.5 把门打开避免变形跑不了
很多人遇到地震,第一个反应都是想到要先开门,避免门框变形卡死,无法开启,但消防署提醒,地震应该立即找到掩蔽,因为根据统计,会使门框变形的地震规模至少都在五级以上,如果建筑物摇晃造成物品掉落、家具翻覆,反而会让自己暴露在危险中。
NO.4 夺门而出、拔腿就跑
有时候地震体感比想像中来得强烈,民眾可能会惊慌失措直接夺门而出、拔腿就跑,但这也是把自己曝露在高风险之中,消防员蔡宗翰表示,「房子没倒,何必跑?房子会倒,跑不了!」在地震发生过程中,物品掉落、家具翻覆、奔跑会跌倒才是造成受伤的主因,应该要在地震阶段确保自己不会受伤才是第一要务。
NO.3 蹲在桌下、冰箱旁就地避难
你也是第一反应就躲在桌下的人吗?恭喜你,找到正解!中央气象局分享,地震来袭时的避难三守则,就是「趴下、掩护、」先将身体压低用用双手或物品保护头部与颈部,躲进坚固的桌子或其他家具下方,呈现双膝跪地、双肘触地,双手紧握桌脚。
NO.2 先上网发地震文
你也是第一时间发地震文的人吗?「地震!!」、「好晕」,一发生地震可以看到FB、PTT、Dcard出现各种地震文,通常最快的第一篇都会被推爆,让「地震文」成为一个有趣的网路文化,地震规模不大,也会吸引很多人PO文,地震文也常常看到,网友直呼「块陶啊」。
NO.1 怀疑自己是不是头晕
你也会这样吗?PTT上许多网友表示,自己感受到摇晃时,会分不清到底是头晕还是地震,「头晕都以为地震,地震都以为头晕」,有网友就开玩笑建议,如果真的不确定就上一下八卦版或是滑FB,马上就会得到答案。
【网路温度计调查结果之图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改写】
分析说明:
本研究资料由《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提供,分析时间范围为2020年10月26日至2021年10月25日,共1年。
系统观测上万个网站频道,包括各大新闻频道、社群平台、讨论区及部落格等,针对讨论『地震发生的反应』相关文本进行分析,并根据网友就该议题之讨论,作为本分析依据。
本文所调查之结果,非参考投票、民调、网路问卷等资料,名次仅代表网路讨论声量大小,不代表网友正负评价。
本篇分析报告使用「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