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高中学生方铭珑、方昱仁参加第20届高中地理奥林匹亚专题组竞赛,针对知本溼地光电园区及台东市都市计画区太阳能光电设置效益进行SWOT分析,经团队计算发现,台东市屋顶型光电效益远大于知本溼地光电园区,并获得全国铜牌及海报人气奖。
台东县府2017年规画在知本溼地兴建161公顷的光电示范专区,遭到当地部落及环保团体反弹,争议持续至今;因此引起方铭珑及方昱仁的好奇心,加上目前政府积极推动能源转型政策,于是2人决定以光电案为主题着手探讨,先比较德国与日本的能源转型案例,并进一步了解兴建光电园区是否会破坏当地生态。
方铭珑表示,经团队计算分析后,得出「台东市屋顶型光电」的年发电量12.2亿度,大于知本溼地光电园区的1.45亿度;自给率方面,台东市屋顶型为637%,可以使台东市电力自给自足,远大于知本溼地光电园区的76%;生态方面,知本溼地光电园区有破坏生物栖地的疑虑,台东市屋顶型则无。
台东高中团队除了查阅相关文献与图资纪录,也参与生态调查,发现知本溼地鸟类的消失与水域面积缩小呈高度正相关,方铭珑认为光电园区有破坏生态的疑虑,接着思考替代方案,假设在台东市各都市计画区安装屋顶型太阳能板,并比较两者的发电效益,再进行SWOT分析判断优劣。
方铭珑认为,两者在推动上都可能遭遇困难,但若将心力放在屋顶型光电可产生更大的效益,也能避免衝击珍贵生态,并举人口数与台东县相近的德国「弗莱堡」为例,当地居民都在自家装设太阳能设备,使整座城市达到能源自给自足,反观台东绿能发展也可另辟路径。
方昱仁说,首次参加全国高中地理奥林匹亚竞赛,从完全不会写论文,到后来一行行写出了20多页,很有成就感,另外,虽受疫情影响无法到师大参加实体竞赛,但透过线上方式与各地参赛队伍互动,甚至有师大的教授在线上和他们交流,觉得获益良多。
指导老师张增盈表示,108课纲上路后,高二地理课就加入探究与实作,在课堂中将时事结合学科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深入探究,也希望经由这次竞赛,让学生尝试关心在地议题,并透过理性、客观及科学的方式了解、分析,更要放眼国际,跳脱生活的局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