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特约记者赖御文报导】喜欢歷史文学的朋友,一定都熟悉文坛大师陈舜臣。陈舜臣的祖籍在新庄,虽然祖父和父亲在日治时期已经移居日本,陈舜臣是在神户出生,但是陈舜臣曾经回新庄发展,在新庄中学教了几年书。
陈舜臣出生于大正十三年、西元1924年,17岁进入大阪外国语学校,当年的同学有一位叫福田定一。当时可能没有人想到,这是一段非常奇妙的缘分,因为后来这两人居然都会变成家喻户晓的歷史小说大师,并列为日本文坛的双璧。
陈舜臣始终是用本名发表文学作品,日文姓名ちんしゅんしん,这几个平假名的发音,也是汉字陈舜臣的客语发音。至于福田定一则因为景仰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而取了笔名——司马辽太郎。
陈舜臣和弟弟陈敏臣在1946年返回新庄。陈舜臣在新庄初级中学担任英文老师,他的作品《半路上》提及曾想在台湾发展,不过因为国共内战等台湾政治动盪因素,兄弟最终仍回到神户。
陈舜臣获得日本的「江户川乱步赏」后开始在文坛大放光彩。日本神户出生,原籍新庄的他,一生都面临国族认同的问题。他的长篇歷史小说《甲午战争》,深入还原当年的歷史事件,因为正是这场战争,让他变成日本人。
祖籍新庄、当过新庄中学教师的陈舜臣,老家其实是今天的三重区。他曾在作品《青云之轴》提到:「陈家代代都住在台北郊外的新庄镇附近的农村,大约是现在被划入三重市里一个名为『中兴』的村子。」具体地点,根据考察应该在先啬宫附近。在日治时期,台北州的新庄郡,包括了新庄街、鹭洲庄、五股庄和林口庄。其中,鹭洲庄就是今天的芦洲,当时范围包括现在的芦洲与三重,1947年三重才从芦洲被划出来自成一镇,后来改市,如今为三重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