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殡仪馆跟不上需求与成长速度,灵堂、礼厅、火化炉经常1位难求拖延丧礼速度。市议员吴敏济2日要求市府着手规画现代化殡葬园区增加设施数量,缩短等待时间减轻遗族负担,送往生者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民政局长吴世玮表示,建置新馆将分6年完成。
吴敏济表示,旧馆灵堂早年是军用车棚改建,虽然经过整修始终没有取得使用执照。因空间狭小,使用时还得在门外搭小棚子,家属守灵尝尽夏热冬冷,建议原地拆除重建。全馆灵堂使用2016年是275场,去年增加到1170场次,但告别式礼厅使用场次却只349场次仅占29.8%。
吴敏济指出,依丧家习惯在殡仪馆停灵,告别式也会在殡仪馆举办,二者差距大不是丧家不办告别式,因大甲殡仪馆礼厅只有景德厅与怀恩堂,吉日很难租得到;景德厅空间大租金昂贵,节俭的丧家就在灵堂举办告别式,大甲殡仪馆需要的是更多类似怀恩堂中型礼厅租金比较亲民。
吴敏济说,大甲殡仪馆目前有4具火化炉,每天最多只能火化30具大体,旺日再急也要排队等待,工商社会上班族请假困难办丧事往往身心俱疲;建议利用东侧旧靶场閒置土地规画现代化殡葬园区,满足丧家各项需求完善人生的最后一程。
吴世玮表示,大甲殡仪馆东侧旧靶场閒置土地已规画建置新馆,基地面积约5万2723.91平方公尺,预定将兴建地下1层、地上2层楼地板面积约2万798.89平方公尺的火化场及殡仪馆,将设置8座火化炉、14间礼厅、49间灵堂、350位灵位及360柜冷冻柜供海线地区民眾使用,规划总预算17亿元,分六年完成。
民政局强调,针对大甲殡仪馆现有老旧设施改善,台中市生命礼仪管理处已分别于去年、今年针对旧馆灵堂墙面油漆剥落、地板龟裂与夏季日晒闷热与雨季漏水等问题陆续改善,预计12月底前全面开放使用,增加治丧家属竖灵空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