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量逐渐流失,免疫力也随之下降,疫情期间感染风险恐大增!国内一项调查显示,50岁以上民眾肌少症风险逾4成6,且男性「失肌」比率比女性多,这项结果让家医科医师也直呼「很惊讶」。

免疫力是防疫关键,台湾家庭医学医学会理事长黄信彰分享,2016年西班牙一项超过万人的大型研究显示,当肌肉质量下降10%,免疫力就会下降,感染风险随之上升;当肌肉流失超过40%,死亡风险更显着上升,且大多死于肺炎。

为了解疫情期间国人肌少症风险,台湾家庭医学医学会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调查全台1322位50岁以上民眾,以亚洲肌少症指标(SARC-F)评估,竟有高达46%有肌少症风险,黄信彰坦言,这个结果让人感到很惊讶。

亚洲肌少症指标共有5个项目,分别是提5公斤重物、走过一个房间、从椅子或床上起身、爬10阶楼梯、过去一年跌倒次数,每个项目为0到2分。黄信彰建议,民眾平时可自行检测,如总分超过4分,代表有肌少症风险,应就医进一步诊断。

过去一般认为男性因为有荷尔蒙优势,肌少症风险比女性低。但该调查显示,台湾50岁以上男性肌少症风险高达51%,比女性46%还高。员荣医院家医科医师黎雨青指出,随着年纪增长,男性因为睪固酮下降、营养摄取不均衡等因素,仍会增加肌少症风险,不可轻忽。

中年过后肌肉快速流失,黄信彰表示,肌肉质量会影响行动力,一旦进展成肌少症,卧床机率将大幅提升。根据卫福部统计,国人108年平均寿命虽达80.8岁,但平均余命仅72.4岁,代表民眾有8.4年受病痛所苦。

黎雨青提醒,预防肌少症是三分靠运动、七分靠饮食,运动可刺激肌肉生长,同时透过日常饮食摄取蛋白质,让身体有足够的原料,才能真正达到养肌效果。

#肌少症 #风险 #黄信彰 #国人 #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