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解决晶片荒,商务部要求半导体供应链厂商缴交相关资料,并订下8日的最终期限,如今期限已到,商务部部长Gina Raimondo强调,有信心所有厂商能在期限内缴交资料,目前为止厂商们都很配合。儘管如此,美国强索资料的举动仍引起反弹声浪,有专家就点出,美国掌握关键数据,可以了解各公司的底牌,但公司却看不见他们底牌,且难保美国不会把资料泄露给自家厂商,没有人能确保公正性,批评美国的手段与抢钱无异,直呼「吃相很难看。」

今年9月,美国商务部在半导体高峰会上,以解决晶片荒、加强供应链透明度为由,要求汽车制造商、晶圆代工厂及相关厂商缴交被视为商业机密的库存量、订单、销售纪录等数据,并订下45天后的11月8日为缴交期限,当时就曾引发不小争议。

期限将至,包括台积电、联电、日月光及环球晶等台湾厂商都已完成问券填写并缴纳,台积电维持先前态度强调,坚持一贯立场保护客户机密,未于回应中揭露特定客户资料,至于营收预测等资讯在法说会中都有公布,是公开资讯。经济部长王美花也表示,客户的机密及敏感资料,厂商都会保留。

儘管如此,美国解决晶片荒的「强硬」手段依旧造成反弹,北京商报报导,中国大陆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美国处于晶片短缺的状态,尤其汽车晶片领域,美国可以从得到的资料看出厂商究竟把晶片销往何处,另一方面,数据的掌握也能够使美国半导体厂商在同行竞争中更具优势,即我能够看到你的底牌,但你看不到我的底牌。」

此外,白明点出,缴交资料给美方,难保他们不会被泄露给自家厂商,「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三星、台积电的数据交给美国商务部,商务部就不会将数据公布给英特尔这类的厂商,没人能监督他的公正性,这种做法其实吃相很难看。」

白明补充说道,「数据往往是企业重要资源,好不容易累积的资源,就这样被美国要走,其实性质上与抢钱无异,而且美国拿到这些数据,不是为了科学研究,更多是一种利己行为,是为了服务本地的企业。」

报导点出,商务部长Gina Raimondo的陈述让人充满想像空间,也让一切变了调,尤其她被问及如果厂商不愿意缴交资料会如何因应时,曾说,「我们的工具箱里,还有其他方法能让厂商把数据交给我们,并考虑援引国防生产法或其他法律採取强硬措施。」

#台积电 #联电 #商务部 #机密资料 #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