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组织表示,在走出最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后,其商品贸易指标在今年8月创下歷史新高110.4点,然而到了11月已降至99.5点。供应链之乱,包括上半年进口需求激增导致的塞港问题,以及汽车和半导体等商品的生产中断,是全球商品贸易下滑的主要原因。

而出口订单持续减少,显示对贸易商品的需求也正在减弱。

世贸组织表示,持续降温的进口需求可能有助于缓解塞港问题,,但只要货柜吞吐量保持或仍接近于歷史高点,就不太可能消除货运积压和延误的问题。

世贸组织表示,这项数据大致符合其对今年商品贸易量将成长10.8%,以及到2022年增长力道将放缓至4.7%的预测。

世贸组织表示,贸易转弱的风险、地区性差异以及服务贸易低迷不振,都将使全球贸易前景持续笼罩阴影。

报告亦指出,该贸易指标的所有分项数据均见下跌,其中以汽车产品指数跌最多,只有空运指数优于整体表现。电子元件、货柜航运和原材料等贸易分项指数均处于或接近位于100点的基线,显示其增长符合中期趋势。

#贸易 #世贸组织 #降温 #全球商品 #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