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委近日联合发布《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针对特色小镇空间布局、品质效益等方面,明确订出13项具体指标,划定5条底线的操作基本指引,例如提出包含「房住不炒」底线,要严防特色小镇出现房地产化倾向,鼓励特色小镇住宅用地占比原则上不超过30%,鼓励在25%以下。

大陆国家发改委官网近期发布通报,核实多地「虚假特色小镇」,对特色小镇建设产生不良影响。举其中一案例说明,四川省盐边县红格镇是一个行政建制镇,并非特色小镇也未纳入省份特色小镇清单,却以「红格阳光温泉康养旅游小镇」之名对外宣传而违反明确要求。

实际上,据《人民日报》海外版引述大陆国家发改委资料,在2017年底前,大陆对外宣称「特色小镇」数量较多,其中存在大量虚假虚拟小镇。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大陆各省份清单内特色小镇减至约1600个,其中一半位于东部发达地区,未来预计数量还将减少。

大陆国家发改委推进城镇化工作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吴越涛介绍,最新公布的《导则》要求特色小镇须纳入各省份清单并符合要求条件,未纳入的及时清理或更名。从数量来看,人均GDP少于1万美元省份的清单内特色小镇原则上不多于50个,鼓励控制在30个以内。

由于部分地区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存在房地产化倾向。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认为,特色小镇要以产业为支撑,但近年一些地方特色小镇建设变了味,房地产用地过多,产业和配套用地明显不足,应引起重视。

吴越涛说,《导则》也明确提出「房住不炒」底线,严防房地产化倾向,除原有传统民居外,特色小镇建设用地中住宅用地占比原则上不超过30%,鼓励控制在25%以下。

#特色小镇 #房地产 #发展 #底线 #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