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仅为0.145%,同样创下1978年以来的歷史新低。根据年鉴,2020年相比2019年,全国人口净增204万人,而前一年增量还高达467万,2018年增加了530万人。

中国新闻周刊报导,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指出,人口负增长的脚步提前了。之前是预估2027~2030年才进入负增长,现在如果今年不增长,明年没有回升的话,可能就这两年的事了。

针对开放三胎的效果,陆杰华表示,至少2021年没有作用,5月放开,目前还看不出成效来。通过放开三胎来解决人口问题比较难,因为三胎在整个出生人口里占的比重不是特别大,最重要的是一胎二胎,前面放开二胎政策后预期比之前要低,所以放开三胎。

陆杰华指出,发展规律上是全面放开更好一些,如果全面放开效果还是不行,那至少下降的趋势能减缓,然后再用其他措施来应对生育率过低或者负增长的变化。现在逐步放开可能是考虑到中国人口这么多,可能担心潜在问题,所以也是一个逐步优化生育政策的过程,但是如果未来真的面临负增长,那肯定还是要做进一步调整。

对于人口红利流失,陆杰华说,是一个挑战。过去依靠数量型的人口红利,将来如果这种红利消失,需要依靠品质型。现在数量型的人口红利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在走向下行,劳动力人口还是相对比较多的,只是和十几二十年前相比,规模和比例下降了。一方面可以通过延迟退休,保证这个比例和规模,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人力资本,来获取第二次人口红利。

陆杰华说,从人口变化的规律来说,尽可能延缓人口负增长到来的时间,儘量延长人口红利的时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制度安排来借鉴其他国家人口负增长所带来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我们避免走弯路,使我们即使负增长也可以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 #负增长 #放开 #人口红利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