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启用的高铁电车线维修工程车,是由台湾高铁提出设计概念、中钢研发制造,将高铁现行使用的6种进口工程车进行功能整合,产制成「多功能维修车」以及「电车线延线(牵引/设备)车」二款新车。

车辆关键车体主结构及转向架框来自国内生产,且大量採用本土零组件,可有效降低维修成本及零件库存压力;此外,车体设计更依照高铁维修实际需求,将工作平台空间最大化,不仅大幅提升维修效率、强化人员高空作业安全,更由于国人自主掌握维修技术,一旦车辆故障可以就近协助救援、立即排除,故能进一步确保高铁营运安全,充分展现台湾制造的在地优势。

台湾高铁自2017年举办「台湾轨道工业本土化商机说明会」,当时盘点10年内(2018至2027)本土採购商机近170亿元,目标在2022年底达成维修物料在地採购比率倍增(由15%增加到30%),这几年来,台湾高铁持续与国内产、学、研界合作,江耀宗表示,高铁本土维修物料採购比率已经达到29.7%,各项维修工作自办率更达91%,接近预定目标。

台湾高铁本土化的成果来看,累计与80家国内厂商合作,成功开发出419件高铁维修物料。目前更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至127家国内厂商,成功开发出1207件高铁维修物料!预计2022年将有更多本土化成果陆续完成,包括:与工研院合作的「转向架走行测试设备(BRT)」以及与台湾车辆公司合作的「柴液型调度机关车」等。

这次中钢运用累积的技术量能,结合子公司中钢机械产制能力,将高铁现有6款日系及德系工程车型,依维修及操作需求量身打造,整合为「多功能维修车」及「延线车组」的两款工程车,兼具「客制化」、「整合性」及「安全性」等优点,有助于提升高铁的维修作业能力。

#台湾高铁 #大量 #中钢 #高铁 #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