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协助艺文团体媒合企业资源,国立中山大学第一届「艺企公益艺术公益媒合支持计画」吸引122项公益提案,竞赛结果出炉,四项表演艺术、驻地创作类计画拔得头筹,分别获得五万元奖励补助,有望将公益理念转为实际行动。
获选四个计划分别为,豆子剧团「过程戏剧ADHD小侦探营2.0计画」结合艺术教育和艺术治疗,陪伴特殊障碍的小朋友体验开心的戏剧课程,并学习良好的人际互动;张黛筠「听见你我的心音」将透过影音拍摄工作坊的形式,带领乌来泰雅部落的孩子训练自我表达、情绪处理以及沟通能力,面对逆境中的压力;狂梦艺术「在现地编创计画-田中镇阶段性呈现」则是以田野调查和现地编创的方式,与在地居民共同认识家乡土地;表演家合作社剧团「《艺启合作》美浓地区校园巡演」则预计进入美浓两所学校进行演出,同时透过与学生的对话及故事设计,协助偏乡戏剧教育提升。
122个提案,北部团队占37%、中部21%、南部36%、东部6%。计画执行场域超过五成在学校及社区据点,多数是以艺术教育、公益演出、驻地创作、社会关怀等形式。在艺术表现形态上,以表演艺术为主,占53%;其次是视觉艺术,占28%,而传统艺术占6%。
此次入选的计画都有各自的特色专长,兼具艺术性与应用性,以及社会影响力。计画执行方向多元,包含:公益演出、驻地创作、艺术教育或社会关怀等数个面向。
中山社会发展与实践研究中心执行长杨静利表示,「艺企合作」模式在台湾较为少见,中山扮演桥梁并结合企业资源,让企业有更多实践CSR的可能,也让优秀的艺文团体被看见。
中山艺管所长谢荣峯表示,专案要能发挥「社会参与」效益,必须建立在艺文团队与企业间的共识,才能发展出长期的伙伴关系。中山管理学院副院长郭瑞坤表示,据统计,企业最关注公益议题前五名依序为青年儿少、身心障碍、老人议题、急难救助与环境关怀,文化艺术排在第六,若将文化艺术的创造力和影响力和其他议题相结合,可创造更多重社会效益,也让艺文团队获得实质助益。
计画统筹、中山大社发中心资深经理陈志维表示,中山也将整合其他未入选艺术公益提案,提供给合作企业做为未来在公益活动发展的参考。未来也将进行获选单位的成效追踪及发表,建立「艺企公益生态系」,为台湾在艺术、公益与社会责任创造更多的可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