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王立祥11月30日在大陆《环球时报》指出,面对传染能力可能更强的「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需要继续坚持现有的各项防疫措施,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同时还要快速、深入地开展对Omicron变异株的研究工作。当前,尤其应加强对Omicron变异株的追踪,加速建立鉴定和快速检测变异毒株的相应技术平台,加快变异毒株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紧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与疫苗研发,打好防控新冠变异病毒的「组合拳」。

王立祥称,截至29日,已有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政府陆续发布或准备出台针对南部非洲国家航班及旅客的入境限制措施。其中,以色列甚至决定禁止所有外国人入境。

在目前全球新冠感染病例累计高达2.6亿的情形下,继Delta毒株之后,Omicron变异株的出现无疑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衝击与挑战:

一是在传染性评估方面,根据数学模型显示Omicron这种新型的变异株比Delta毒株更活跃,早期迹象表明,其可能具有更强的传播能力。

二是在致命性评估方面,儘管之前非洲当地观察感染者后介绍为一种「轻度疾病」,包括肌肉酸疼、疲倦,并伴有轻微咳嗽,但鉴于它可能具有增强病毒复制能力和感染力,会影响固有免疫及T细胞免疫,感染新型变异株后很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

三是在保护性评估方面,从南非报告的新增病例来看,其中很大比例都感染了Omicron变异株。这提示人们在防控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去应对这一很大程度上有传播优势的新型变异毒株。

王立祥表示,根据中国在这场重大疫情中取得的防疫经验,採取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全程防控、快速回应、动态清零的防疫策略,是应对包括Delta、Omicron等各种类型的新冠变异毒株的有效基本措施。

王立祥认为,中国目前积极推动全民疫苗接种,亦是综合防控新冠疫情的重要举措之一。比如南非疫苗接种率较低,只有大约24%的人口接种了疫苗,相比已开发国家,这一比例是较低的。

王立祥分析,目前,中国对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国外疫情呈现明显反覆、快速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加强对Omicron变异株的入境防控,可谓重中之重。

首先,强化入境前防控措施——健康告知制度;其次,强化入境中防控措施——健康审查制度;最后,加强入境后防控措施——健康隔离制度,对从疫情比较严重国家的入境人员实施一视同仁的集中隔离措施,并启动资讯定位系统追踪入境人员行动轨迹,最大限度地保护易感人群。

#Omicron #变异株 #新冠肺炎 #王立祥 #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