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备局生产CUB聚束炸弹(俗称子母弹),此弹为我国退出联合国后与美国最后一次生产合作案,当战机投掷此弹在「敌人集结区」或「敌军飞机跑道」上,轰炸面积约两个标准足球场大。 (陈怡诚摄)
军备局生产CUB聚束炸弹(俗称子母弹),此弹为我国退出联合国后与美国最后一次生产合作案,此母弹装填子弹採锥孔装药原理,当战机投掷此弹在「敌人集结区」或「敌军飞机跑道」上,轰炸面积约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对于人员及飞机目标极为有效。 (陈怡诚摄)
汉阳兵工厂仿德制毛瑟96式7.63公厘手枪在民国10年正式量产,为国军抗战时的主要武器。 (陈怡诚摄)
军备局202厂兵器馆典藏李文乾将军黄金手枪,其枪身刻花十分细致。 (陈怡诚摄)
军备局202厂兵器馆典藏美造手暗杀手枪,枪手在大衣掩护下执行任务。 (陈怡诚摄)
备局202厂兵器馆典藏三百余件各式兵器,美造1817年前膛13.0公厘手枪为该馆典藏最古老手枪。 (陈怡诚摄)
军备局202厂兵器馆典藏枪枝来源有警方查缉枪枝,民国80年代黑枪泛滥,中共造54式7.62公厘手枪(俗称黑星)为犯罪集团惯用的枪枝。 (陈怡诚摄)
军备局202厂兵器馆展示该厂生产的雄风二型(左起)、天弓陆基型及雄风三型飞弹发射箱。 (陈怡诚摄)
国防部港军备局202厂内的兵器馆,取代国军大量老旧的M1 40公厘高射炮的国造T-92 40公厘防空快炮,炮身右侧有OFCS(Optronic Fire-control System)第三代红外线影像仪,侦测距离为10km,有效追踪范围7km,以进行瞄准与射击,另外炮手也能用传统的瞄准具进行目视射击。 (陈怡诚摄)
子弹会转弯,国军在民国39年依仿照美国福尔马式衝锋枪的36式国造衝锋枪,研发两支曲管衝锋枪,使弹丸在枪管内转弯,90度向侧方射出,可供巷战使用。 (陈怡诚摄)
国防部港军备局202厂内的兵器馆在场馆搬迁新址后,首次打开神秘大门公开典藏;各式手枪、卡宾枪到制式长枪琳琅满目,不过这些可不是模型,全都是货真价实的军事武器。
收藏品包括清末民初革命时期俗称「盒子炮」的仿德制毛瑟96式7.63公厘手枪,连美国、德国、俄国的枪枝的应有尽有,就连解放军早期使用的步枪,也都在收藏范围。
军备局202厂机工官顏铭均表示,「解放军枪枝是所谓的黑枪,通常是走私来,被我们警政署查缉到,有一部分就移到我们这边做展示。」 国军202兵工厂生产业务范围,除各种枪炮弹药之外,包含20、40公厘快炮及飞弹发射箱自内,对于国军制式武器研发生产有其重要地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