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保局统计,2018至2020年因「职业性癌症」领取相关给付有465件,职安署再追踪发现皆集中在使用「运作致癌物质第1级」、「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物质第1级」或「生殖毒性第一级」(CMR)等化学品事业单位,因此将从明年针对有使用这些物质的1650家高风险事业单位展开检查,若发现违法可依职安法处30万元。
依职安署公告的CMR物质包括如铬、镍或镉等共有254种,据统计,国内使用CMR物质的事业单位约有2000家事业单位,包括电镀工厂、铅蓄电池、电子厂等,其中有1650家为高风险事业单位。
职安署组长张国明表示,将从明年起连续3年针对1650家事业单位监督检查,预计每场有1000至1200家次,第4年及第5年则拟针对改善不佳的业者再度复查。
张国明提及,至于其他小型、低风险事业单位则会透过辅导以改善其职场安全。
张国明呼吁,雇主应优先评估选用替代物质,从源头阻绝CMR物质进入职场,并透过制程改善、工程控制与个人防护来控制危害,藉由规划、执行、查核及行动(PDCA)的精神,落实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